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中医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详细到每样食物的性味归经,即便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若精辟到“调和气血”“平衡营养”,又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就能概括出来。 结合当下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我们将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饮食养生 食疗养生、药膳养生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民以食为天,饮食提供给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生命得以延续,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不当的饮食则能危害机体的健康。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健康饮食的原则是:饮食规律、品种多样化、营养全面均衡、合理搭配。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和三餐无规律。 除此之外,中医饮食养生最具特色的是食疗和药膳。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都来自于大自然,一样具有四气五味,一样可以调养不同的脏腑。 比如水果中的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秋季气候干燥时,多吃点生梨,可以起到养阴生津防秋燥的作用。 当肺热咳嗽、烦渴时,可用以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冰糖炖雪梨就是一个经典的清热润肺止咳的食疗方。而药膳更可以养生防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比如黄芪炖鸡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总之,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或体质,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疗或者药膳调理,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起居养生 我们的祖辈一直以来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日常学习、工作中熬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有些人纵情娱乐,挥霍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催发了多种疾病,如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疾病日益年轻化。 种种迹象都告诉我们,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如起居有规律,不睡懒觉不熬夜,娱乐有度,劳逸结合;保持居室和家居用品的清洁卫生,经常晒太阳,定时给房间通风换气;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盲目追赶时尚,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夏天应适当出汗,不要整天待在冷空调环境下贪凉而得“冬病”。 情志养生 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记载,“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于阴也”。这些理论强调了人的情绪心态、精神活动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七情,即人的各种情志活动,可影响脏腑的功能、气血 的运行,从而引起全身多种疾病。现代医学也同样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将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发怒时会刺激肾上腺,导致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机体的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成为偏头痛、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诱发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工作的压力很大,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成为多种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要学会情志养生。即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宽以待人,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尽量减少或避免矛盾的产生;心情不好时,要学会向亲朋好友倾诉,把心中的烦恼讲出来,千万不可闷在心中,郁积成病,也可以选择出去旅游,看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散心方式。总之,要让自己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快乐! 运动养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体力劳动的人群越来越少,脑力劳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久坐不动”,这也是现代生活方式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使气血流通,适当的健身锻炼,可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像健身操、慢跑、散步、游泳、球类运动等,都是适合大众的健身方式。 但是,运动也不能极端化,有些人过度痴迷于运动健身也是不妥当的。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骨关节、软组织的损伤,突然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还有可能使心脏难以负荷而发生危险事件。故建议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中医认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不及”,二是“太过”,所以不锻炼不行,锻炼过度也不行。 四季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时而养,即提倡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来安排日常起居活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 春季,万物复苏,养生应注重养阳。应夜卧早起,多晒晒太阳,选择阳光明媚的日子多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调畅气血。 夏天,万物生长繁盛,人体阳气最易发泄,此时更要注意养阳。应晚睡早起,适当午睡,避开午时的炎热,运动要适度,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秋季,是一个成熟的季节,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也要收敛精气,保津养阴,故预防秋燥是最为重要的。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秋天的睡眠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觉,早起床,早起时间与鸡叫扑翅的时间差不多。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早卧顺应阳气之收,防止阴精外泄。同时,衣着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切忌悲秋伤怀。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也需要积蓄能量,抵御寒冷。养生 要以护阴潜阳为原则,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进补。应早睡晚起,早锻炼不 宜太早,室外锻炼应在太阳出来后为宜。有些老人在雨雪天还要早早出去锻炼,显然是不恰当的。
上一篇: 中医九大体质分类及养生方法全在这!一看就懂,快看你属于哪类
下一篇: 吴以岭专注于中医脉络学对血管病变
标签:
【相关文章】
中医如何治疗视神经炎?
这样治疗黄斑水肿伤害小,多大岁数都容易接受
为何秋冬季节交替,结膜炎如此高发?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
3个小方法给肾打打气
刺激脚底,健康长寿都来了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可以让自己更健康
健康天地:资深中医教您小雪节气养生保健
不能错过的保健养生野菜,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还有抗癌的作用
常见的养生保健穴位,收藏吧!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不能错过的保健养生野菜,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还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进补不可盲目!
鼻、喉、耳易被秋燥所伤?传授一份保养技巧!
中医如何看待结节体质?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刮痧的不同方法的特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开始这样养生
老中医推荐:中药养生“顺口溜”,非常实用,建议收
中医四季养生之春季养生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谈雨水节气与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春季养生攻略
经络不通的人,身体或有3个症状,经常按摩,有助于
中医养生三字经,简单超实用!!
这个很伤肝的行为人人有,学会这5个方法,疏肝气,
养生需排毒?不满你说,5种备受关注的排毒“大法
立冬怎么穿衣服 立冬中医养生
和剂谐饮得养生;老中医养生道
艾灸后背,神奇的养生效果!
女人到了40岁以后,晨起后,经常做3件事情,有利于
中医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经舌头辨别肾脏健康?快点对照着看一看你的舌头
一年中湿热最重的时节里,应该如何养生?
央视曾辟谣的6大“养生误区”,坑惨了中老年人,
吃啥都致癌?最坑中老年人的5个养生误区,赶快告
拍打经络养生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经络养生 应掌握这样的穴位按摩法
经络养生帮助你排毒恢复青春
经络养生 活络气血的秘诀
腿部有哪些穴位
虚不受补不再烦 中医有对策
为什么会肝火旺?老中医分析了这4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