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一、经络是什么? 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 中医古籍《内经》说,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主要由十四条经脉线和它们的许多分支(络脉)组成,血和气在这个网络中运行流动,以维持全身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疾病,都会在相关的经脉线上反映出来。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经络的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三、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 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 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四、经络怎么锻炼? 我们日常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以及每日的梳头、洗脸等活动,无一不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人体各部位的经络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各脏器各生理系统之间协调平衡。而“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则是综合气功、按摩和体育活动为一体,精心设计出来的动静结合、简便易行的一套独特锻炼保健方法。 所谓“三一二”,“三”就是每天早晚两次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3个穴位,按压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每次按摩5分钟,以达到酸、麻、胀感觉为有效。其原理是直接激活人体最主要的三条经络,使全身气血畅通。“一”就是一个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基本的气功锻炼,仍旧是每天早晚两次,每次5分钟。其原理是通过静态的思想集中,调动全身尤其是腹部经络的活动,调整五脏六腑的血气运行,达到阴阳平衡。“二”就是进行以两条腿为主的自觉体育锻炼,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 算下来,每天只要用25分钟,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有计划地激发经络系统,就可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历经有关人士十几年推广,至今国内外参与者已达500万人左右。参与锻炼者的心得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经络锻炼也不例外。在锻炼中,要努力找到自己的“三一二”,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动作部位、力度和操作时间,同时还要注意保温、食疗、节食、减肥,这样才能真正受益。
上一篇: 中医教你敲敲打打防衰老
下一篇: 中医专家提醒养生的三大误区
标签:
【相关文章】
中医如何治疗视神经炎?
这样治疗黄斑水肿伤害小,多大岁数都容易接受
为何秋冬季节交替,结膜炎如此高发?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
3个小方法给肾打打气
刺激脚底,健康长寿都来了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可以让自己更健康
健康天地:资深中医教您小雪节气养生保健
不能错过的保健养生野菜,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还有抗癌的作用
常见的养生保健穴位,收藏吧!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不能错过的保健养生野菜,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还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进补不可盲目!
鼻、喉、耳易被秋燥所伤?传授一份保养技巧!
中医如何看待结节体质?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刮痧的不同方法的特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开始这样养生
老中医推荐:中药养生“顺口溜”,非常实用,建议收
中医四季养生之春季养生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谈雨水节气与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春季养生攻略
经络不通的人,身体或有3个症状,经常按摩,有助于
中医养生三字经,简单超实用!!
这个很伤肝的行为人人有,学会这5个方法,疏肝气,
养生需排毒?不满你说,5种备受关注的排毒“大法
立冬怎么穿衣服 立冬中医养生
和剂谐饮得养生;老中医养生道
艾灸后背,神奇的养生效果!
女人到了40岁以后,晨起后,经常做3件事情,有利于
中医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经舌头辨别肾脏健康?快点对照着看一看你的舌头
一年中湿热最重的时节里,应该如何养生?
六种体质怎么防癌
需警惕哪些异常出汗?这9种情况出汗可能是大病
中医常说的体质养生到底是什么?你又是哪种体质
中医拔罐好处多?至少带来这5大养生功效,快试试!
这两个穴位一按湿气全跑!肥胖、水肿、脚气都见
中医养生有良方丨雷允上健延龄,补气养血调理亚
12个女人经络养生的秘密
用药如用兵 揭秘中医治病的8个秘诀
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焦作有家“爱心驿站” 贫困户可随时领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