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知识 > 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学一年有五季,对应五行 长夏养生慎防“湿伤脾”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元 佚名 《松泉高士图》

 
  “长夏”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漫长的夏日”,二是指农历六月夏三月中的季夏。指漫长夏日时,“长”声调为阳平;指季夏时,“长”读为上声。
 
  医书中的“长夏”特指某个时间段,属于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长夏季节中,养生需护脾,而护脾首先要防湿。
 
  “长夏” 两种含义两种读法
 
  农历六月,是夏三月中的季夏。在古代,又称“长夏”。
 
  “长夏”一词,常见于古代医书及诗词作品中。如杜甫的名篇《江村》,首联为:“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描写清澈的江水绕村而流,在“长夏”中,有如世外桃源的江村,发生的每件事都显得格外幽静、隐秘。
 
  又如陆游的“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司马光的“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张耒的“长夏百草秀,道旁多野花”;苏轼的“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等,均出现“长夏”一词。
 
  不过,古诗词中的“长夏”,其含义多为“漫长的夏日”,只有很少一部分指农历六月。指漫长的夏日时,“长”字读为平声;指季夏时,“长”读为上声。如上述陆游、司马光、张耒诗句中的“长”字读为平声,而杜甫、苏轼诗句中的“长”字则应读上声。
 
  为何杜诗“长夏江村事事幽”和苏诗“棋局消长夏”中的“长”字要读上声?清人纪晓岚解释杜诗云:“长夏溽暑——长夏字,出《黄帝素问》,谓六月也,王太仆注读上声。杜工部‘长夏江村事事幽’句,皆读平声,盖注家偶未考也。”即是说,纪晓岚认为杜诗中的“长夏”应理解为源于《黄帝内经》的农历六月,读作上声,历代注家注为平声是疏于考究。
 
  据考,杜甫的《江村》,确实作于农历六月。且从格律和对仗角度言,杜诗中的“长夏”与“清江”对应,因“清江”的平仄是“平平”,故“长夏”应为“仄仄”,“长”字要读上声。同理,苏诗中的“长夏”与“余春”对应,因“余春”指季春,“长夏”应指季夏。“余春”的格律为“平平”,“长夏”应为“仄仄”,故“长”字也要读为上声。
 
  医书中“长夏”象征“土”
 
  医书中的“长夏”,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特指某个时间段,后成为中医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又说:“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
 
  可见,所谓“胜”,是指五行的互相制克。春属木,长夏属土,木克土,故“春胜长夏”;冬属水,土克水,故“长夏胜冬”;夏属火,水克火,故“冬胜夏”;秋属金,火克金,故“夏胜秋”;金克木,故“秋胜春”。
 
  但《金匮真言篇》是讲“四时之胜”,《六节藏象论篇》是讲“五行之胜”,前后文义似乎有矛盾,实则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解释。一年之中,只有春、夏、秋、冬“四时”(四季),如论“相克”,则变成五行的相克。按“四时”论,只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缺了五行中的“土”,故《黄帝内经》又引入“长夏”的概念,以“长夏”象征五行中的“土”。如此一来,四季在中医学中便变成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四季,还有长夏一季。按顺序,长夏为第三季。
 
  何谓长夏?长夏在一年中是哪个时间段?对此,《黄帝内经》没有作出解释。唐人王冰,即前文纪晓岚所说的“王太仆”注云:“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时之胜也。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故云长夏也。”
 
  王冰认为,所谓长夏,是指农历六月。六月属“土”,生长于夏季的“火”中,进而成为“土”最旺的季节,故名“长夏”。可见“长夏”的“长”字,是“生长”的意思,故读为上声。
 
  夏日养生少食肥腻别吃太饱
 
  按《黄帝内经》中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土与脾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湿伤肉。”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土与脾的对应关系,还陈述了湿气、思绪等对脾的影响。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在长夏季节,应注意哪些问题?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季夏之月,发生重浊,主养四时,万物生荣,增咸减甘。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脾属土,肾属水,因土克水,六月土旺,易伤肾气,故不宜多食肥腻之物。
 
  医家孙思邈则认为:“是月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饮食……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
 
  农历六月,正是“三伏天”之时,此时既热且湿。由于脾喜燥而恶湿,湿盛则伤脾。脾主升降运化,脾伤则消化不良,因而长夏护脾,首先要防湿。既要防外湿,更要防内湿。




上一篇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经络循环,对应不同脏腑的不同养生法则

下一篇道家流传千年的养生法,在睡眠中补肾(适用男女)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