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讲究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秦汉以前 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三国两晋 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唐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宋代 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四大茶道
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雅士茶道;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
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
世俗茶道;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茶道养生”便是实现这一追求的最佳途径之一。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茶道养生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在茶道文化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麦冬滋阴茶
材料:麦冬5钱,五味子1钱、百合、枸杞各3钱。
做法:将药材洗干净后装进较大的茶壶中,加开水冲泡,代以茶饮,每天数次。
功效:收敛元气,宁神安心,滋阴护肝,能治疗口干,心慌等症状。
丹参活血茶
材料:桂枝2钱,何首乌3钱,玉竹5钱,丹参1钱,川七1钱。
做法:将药材加3碗水放进锅里共煮,3碗水煮成1碗水,温服,三天一次。
功效:针对治疗胸闷胸痛,口干发力,嘴唇紫黑等患者有特出疗效,同时能滋阴养心,镇痛活血,润肺补肾。
夏季降脂茶
材料:炒决明子、广陈皮、山楂、何首乌、乌梅(各10克)、泽泻、野菊花、车前子、甘草(各5克)。
做法:将药一起放在锅中,用水煮30分钟后,去掉药渣,用壶装起,用作茶和,一天3到5次。
功效: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帮助体内脂肪代谢,减少脂肪的堆积,增加心脏抗压性。
宁心安神茶
材料:茯苓10克、远志10克、浮小麥15克、甘草4克、大棗4枚。
做法:将药一起放在锅中,用水煮30分钟后,去掉药渣,用壶装起,用作茶和,一天3到5次。
功效:适用于工作忙碌或学业压力较大的人群,能有效帮助舒缓压力,安心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