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茶圣陆羽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把茶饮当成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的国家,其数千年的饮茶历史和层出不穷的茶书典籍,可以说已经将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发挥到了极致。
而在历经千年时光衍变至今后,中国的茶文化也已经变成了东方茶道经典中不可或缺的文艺瑰宝,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长河深刻烙印。
而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茶文化还肩负着一项影响中国未来的重要职责:在高校中起到心理辅导作用。
高校是学生们迈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影响,如果不善加引导,就可能会造成心理扭曲、人格缺失等严重的心理疾病。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高校学子们的未来就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如果不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教育程度,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而纵观现阶段大多高校的心理课程,其多数还只是流于表面,没有起到切实可行的效果,使得心理教育急需多种多样的方式,茶文化的优势也就因此凸显出来。
因为贯穿茶文化始终的就是修身养性一道,这与当今的心理学概念不谋而合,所以将茶文化引入到心理教育之中,不失为一种特殊的方式。
所谓的茶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饮茶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点,饮茶人将自身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茶具、茶叶、茶具等客观存在的物体之中,并使人领悟到这其中的涵义。
据说从神农时代起,中国的饮茶史便开始了,而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饮茶文化,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茶的发源地。
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直到今天,饮茶伴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早已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
而在当今社会下,单一的饮茶、品茶早已是过去式了,人们所追求的是蕴含在茶中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这就需要从多角度以文化为切入点,在茶中进行深入的探索。
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四千余年历史中,饱含着中国历史所不能缺少的文化财富,无论是古老的茶书古籍,还是精美的茶具器物,其中所体现的都是茶道精神这一重点价值。
身为茶文化“巨人”的鲜明特征,茶道精神所呈现的就是顺其自然的思想,其温润醇厚,口齿留香的主观感受,不仅能让人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还会给以人生的思考和启迪。
而茶文化也正是在茶道精神的促进下,能够上升到一种爱人、育人、静人的文化高度,从而使饮茶一道源远流长。
对于高校学子来说,其心境正处于一个年轻气盛,容易烦躁的时期,而饮茶正好可以针对这一现象。
要知道沏上一壶好茶,可不是倒上一杯开水,将茶叶放进去那么简单。
因为这其中的工序较为复杂,而且煮茶所需的水、茶叶、茶具、火候都非常讲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茶本身的口感。
所以,这是一种需要静下心来,磨练性子的艺术。
茶文化作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其所蕴藏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也是可以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之中的。
其中一个便是“中庸”思想。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中庸思想是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表现出易怒、易烦躁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现象。
其实中庸思想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要求人们在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不论对待什么事物都要保持冷静的处事观念,而不是冷漠且事不关己的肤浅认知。
究其原因,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个性的表达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相比之前都更为突出。而家庭对于孩子的幼年心理教育常常是有所欠缺,使得高校学生中存在难以融入集体等表现。
所以在心理教育中加入茶文化学习,让高校学子通过另一种方式学习并具有中庸思想,对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水平,以及保持融合心态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天人合一”。但这里并不是带有宗教色彩,而是在茶文化中学会敬畏自然,并从中获得良好的自我调节力和控制力。
中国的茶文化在经历四千余年的发展后,不仅见证了许多朝代的兴衰历史,还将众多宗教的积极理论吸收到自身之中来,这其中就有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
“天人合一”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被概括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可以形成一种平衡,这与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也是相通的。
而将其运用到茶文化中,便是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敬畏自然、尊重秩序,不能因为一己私心,就去破坏自然、干扰秩序。
现如今,因为各方面的影响,高校学子对自然缺少认知、缺乏尊敬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作为中国走向“明天”的关键,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全,对其自身的未来也是一种有害因素。
所以,如果将茶文化加入到高校心理教育当中,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而且在健全其正确自然观念的同时,对大学生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也有着不间断的推进作用。
其实茶文化引入高校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实施起来却还有着诸多困难。
一是因为如今的茶文化教育还大多是停留在表面,即在课本上,屏幕上进行虚拟教学。
这就使学生无法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去感受茶之一道的具体和精髓,根本达不到茶文化教学的初衷。
二是因为大学生的观念存在误区,认为喝茶就是一种老年养生的表现,且自身也心浮气躁,不愿安安静静坐下来去体会文化,这是一种思维惯性。
三是因为高校目前还是注重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存在片面教学。
再加上茶文化心理教育的发展还是初始阶段,在心理诊疗和校园心理咨询的框架下,尚未找到精准定位。
所以基于此类背景,茶文化的心理诊疗效果尚未获得普遍认可,而更多是将其看做一种兴趣爱好。
现阶段在很多高校里,心理协会基本上是普遍具有的,但茶文化心理协会在学校里却鲜少听人提及。
茶文化心理协会与普通心理协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不会主动对成员进行心理交流和疏导,而是通过了解和探索中国的茶文化,让成员自己去主动学习。
并引导他们在饮茶、品茶活动中通过交流心中所想、所感、所悟,使其自然的能够去和他人沟通相处。
通过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结合自身,使其敢于面对目前所遭遇到的心理困难和障碍。
通过亲手学习茶技、煮茶、饮茶、品茶、鉴茶等实地课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感受到课堂乐趣之余,体会到茶文化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茶文化作为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文化底蕴不仅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本身所蕴含的积极观念和高尚精神更是世人所应该学习的对象。
所以将茶文化应用到高校心理教育中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通过茶文化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质,还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
饮茶、品茶在如今不仅仅可以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爱好,更应该,也必须应该成为年轻人的爱好之一,毕竟心浮气躁对于处在任何年龄段的群体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此基础上,茶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运用。但在茶文化心理教育的探索中,我们更应该发现其本质:
茶学教育只是方法论的其中一种,在心理引导的实用性上,它也并不是具有唯一性的。太极等传统活动也可以与之替代。
而在人们探讨此类心理教育的可行性时,已然证明年青一代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显著且迫在眉睫的。关于这一点,科学研究需要持续观察并不断提出解决方法进行尝试。但至少,可以尝试从接受茶文化开始。
参考文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2019年10月25日 《福建茶叶》
《心理健康视角下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融入》2019年2月25日 《福建茶叶》
《传统茶文化在高校心理教育中的应用》2018年9月13日 《福建茶叶》
《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和谐心理构建》2018年9月13日 《福建茶叶》
上一篇: 街道开展中医交流会,给居民带来科学、健康的养生理念
下一篇: 徽州茶道推陈出新 “Z世代”接棒传承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健康生活网(元天赋健康生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