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承百年薪火 扬民族之风(2)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知识 > 美术教育知识 >

中国动画:承百年薪火 扬民族之风(2)


栏目: 美术教育知识     |      作者:佚名

  观众审美的多样化,流行文化的冲击,让一些人对中国动画能否坚守民族风格心怀疑虑。其实,传统与流行从不矛盾,而民族风格也并非一成不变。过去这些年,中国动画人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文化感染力、市场竞争力。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外国动画的冲击,上美影“四年磨一剑”推出《宝莲灯》,这是第一部全国同步公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当时获得了2900万元的票房,在国产动画电影商业化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去年,上美影与B站合作推出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观众面前铺陈开一个个极具中式想象力和审美魅力的故事,探索出用动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

  此外,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动画还面临着诸如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问题。比如,国有制片厂如何突破人才引进的限制,怎样实现电影制作前、中、后期的人才补充,怎样保证有充足资金投入到动画创作中。当然,最大的挑战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在笔者看来,中国动画人要坚持“四有”创作理念,即“有根”“有美”“有为”“有魂”。“有根”,即作品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有美”,即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高品位、高颜值、高品质的作品;“有为”,即坚持为人民创作,多出反映时代、服务人民的好作品;“有魂”,即作品要反映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用中国故事打动世界观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审美力·画布上的声音|从浮世绘到印象主义音乐: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与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

下一篇:名画解读:《秋庭婴戏图》中的童趣与深意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