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当前位置:首页 > 预防调理 > 疾病预防

专家建议出院病人继续隔离两周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5G远程病例讨论现场

关注肺炎疫情

昨天上午,北京朝阳医院的后方画面出现在了驰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病区会议室的屏幕上,第一次5G远程病例讨论即将迎来首次“实战”。因为恰逢元宵节,几名医疗队的家属也来到了后方会场,一声“平安归来”的祝福,引来了不少人落泪。

连日奋战在武汉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也到场参与了此次病例讨论,结合近期治疗积累的经验,他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及出院标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5G连线

相隔两地医护夫妻哽咽对话

经过连日来的调试,2月8日,北京医疗队正式通过5G技术与朝阳医院的专家进行了远程病例讨论。因为正值元宵佳节,病例讨论开始之前,后方医院领导先向医疗队员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家里的事情不要担心。盼着你们平安归来,一个都不能少!”

几位北京医疗队队员的家属,也被请到了后方现场。其中一名队员妻子就是朝阳医院的护士,两人开始对话前,旁边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可别哭啊”,但说过几句话之后,两人的声音都有了些哽咽。

在武汉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也来到了病例讨论现场,他对这种形式非常认可。童朝晖表示,5G远程病例讨论体现了对重症患者的重视,而且医疗队奔赴一线的时间有限,又有一些非呼吸领域的医生参与进来,这种病例讨论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诊断治疗流程。

病例讨论

建议出院病人继续隔离两周

昨天上午的远程病例讨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患者的出院时机以及出院后的病情观察与隔离。

朝阳医院呼吸科医生王峰对两名病人的情况做了介绍,其中一名35岁的女性患者在1月31日入院,有乏力、发热等症状,最初的CT检查显现出磨玻璃影像。经过治疗,2月7日再次进行检查,CT影像已有了很大改变,已于昨日下午出院。

另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同样于1月31日入院,在此之前已经发热十天,并在呼吸时有胸痛的感觉。在2月7日复查CT时,肺CT影像的变化表现为更多间质的改变。上述两名患者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根据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此类湖北省内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属临床诊断病例。

结合自己连日来在武汉工作的经验,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表示,因核酸检测在技术、采样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性,因此才有了临床诊断病例的概念。

根据第五版诊疗方案,对于出院和解除隔离的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对于此次讨论的两名病人,童朝晖表示,此次许多病例7到14天是炎症高峰,CT影像可能再次改变,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 一些病人出院后可能有病情反复、核酸检测转阳的情况。他结合在非典一线工作时的经验举例,“当时一般是21天后出院,胸部CT影像呈现吸收的状态,比较踏实。”

童朝晖的观点,也得到后方朝阳医院专家的支持,“对于出院患者什么时候真正解禁、真正回归社会,需要更长远的考虑。”结合两名患者的实际情况,童朝晖建议,因第一名女性患者从发病到出院时间较短,一定要坚持随访工作。面对现在床位流转压力较大的现实,童朝晖认为:“即使出院的病人,最好也要再自行隔离两周。”

疫区日记

写在药盒上的感谢信

北京医疗队收到了来自隔离病房的第一封感谢信,是写在药盒上的。

2月7日下午3点多,12层病区内,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护士郑云辉听到了呼叫铃的声音,那是来自70多岁甘阿姨的床位,她也是这个病区首批入住的病人之一。

甘阿姨示意郑云辉扶自己起来,突然说道:“我知道,你们一直很辛苦。”说这话时,甘阿姨用手捂着口罩,因为怕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每次沟通时,她都在尽量避免直接的接触。说完这话,甘阿姨把一张摊开的药盒塞到了郑云辉手里,翻过来一看,一封感谢信写在了上面:我真诚地感谢你们,远道而来的医护人员,抛家和自己安危不顾,感谢你们的耐心治疗。

郑云辉有些吃惊,在北京的医护工作中,大家也常收到感谢信,大多是因为长时间和患者相处,感谢对象多是某个特定的人。但在隔离病房,几个班次来回轮替,一封感谢信是对所有人的肯定。

看到这封感谢信,很多接触过甘阿姨的医护人员心里都不是滋味儿,她在病房里算是中症患者,但行动起来也不怎么方便,有人看见她去卫生间时,要一路扶着墙、慢慢挪过去,“可想而知,她写这封信要花多大的力气……”

平时甘阿姨的话不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气质好、要强,即使在病痛中住进隔离病房,她还是每天坚持洗漱刷牙,坚持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的腰不好,但也不愿一直在病房里躺着,总要下床坐坐。

甘阿姨提过,自己以前也在医院里工作,她因此很爱和医护人员交流自己身体的状况,还会对治疗提出自己的想法。世纪坛医院的医生苑晓东说,这样的“配合度”很难得,“她每次跟我们交流时都很平静,说自己的想法,也尊重我们的决定。”

像往常一样,给出这封感谢信后,甘阿姨没再多说什么。一名医生想起来,有一次无意中听到甘阿姨和家人联系时,嘱咐他们放心,“我在这里被照顾得很细心。”

本组文/本报特派武汉记者刘汨

摄影/本报特派武汉记者高曌




上一篇福建战“疫”:4天新建一条口罩生产线

下一篇致敬!绽放在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招远市场监管局玲珑所所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