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健康 > 传染科

转氨酶升高不能简单地断定为肝炎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血清转氨酶有20多种,用于测定肝功能、诊断肝炎的转氨酶主要是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两种,目前已被公认为是肝实质损害的最敏感指标。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细胞内,但以在肝细胞内的含量最丰富。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它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中;而谷草转氨酶除了也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外,更多的是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到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线粒体受损、肝细胞坏死时,转氨酶就从肝细胞内释出,进入血液中,致使血清中的转氨酶活性升高。因此,当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发炎,尤其是急性肝炎,如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乙醇性肝炎、感染中毒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和肝癌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然而,由于转氨酶品种多且分布广泛,故对肝病的特异性不高,即便在肝细胞内含量最为丰富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尤其是后者),也并非肝脏所特有,它还分布于人体的心肌、骨骼肌、肾脏、胰脏等组织细胞内。所以,许多肝外病变也常导致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增高,如心肌炎、心肌梗死急性期、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挤压综合征、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胆囊及胆管肝瘤、壶腹周围癌、先天性胆管扩张、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各种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脓疡、脂肪肝、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风湿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肠炎、尿毒症等。此外剧烈运动、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良性脂肪肝等,也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
  可见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断定为肝炎,而必须根据临床的具体表现,结合各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仔细分析病情,才能明确诊断。




上一篇肝炎与溃汤病患者须重视饮食

下一篇引起肝损害的药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