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和他的时代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人故事 > 名人轶事 >

文徵明和他的时代


栏目: 名人轶事     |      作者:佚名

  文徵明,号衡山,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以诗文书画称名于世,列“吴中四才子”(诗文方面)、“吴门四大家”(绘画方面)之首,是明代中期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作为有明一代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他博雅精深,德高望重,领袖吴中文坛三十余年,嘉庆三十八年(1559)卒,享年九十岁,老寿而笔墨不倦,传世遗作极多。然而在戏曲文艺作品中,他的形象多隐没在齐名的吴中才子唐伯虎、祝枝山之后,他的生平行迹,历史上向来也有疑误。无锡有一位周道振先生,他自少时学习文徵明的书法起,“一生俯首唯衡山”,积六十余载之功,文稿墨迹校勘无算,先后出版过《文徵明集》《唐寅集》《文徵明年谱》《停云馆帖汇考》等学术专著。所以周先生撰写的《文徵明传》,可称得上是一本人物传记领域里的“大家小书”了。

  文徵明一生值得称道的事迹很多,但是读罢《文徵明传》,令人深刻的却是衡山先生的苦与乐。

  不时有人揶揄文徵明为“落第才子”,这既是事实,也是文徵明苦涩人生的一面。文徵明七岁丧母,随即抚养在里中外祖母家,三十岁父亲文林去世后,遵从继母吴氏的安排,与兄弟析居。生活一度窘迫,到了向朋友陈钥借钱才能开锅的地步(作有《寄陈以可乞米》一诗),到了四十二岁时,故交俞谏见徵明依然身着旧衣境况贫寒,还谋划借机资助他。据周道振先生考证,文林有三子一女,然而文徵明兄弟间并无同苏轼、苏辙兄弟般真挚的情感,徵明恪守弟道,事事不与之计较,大抵只是勉强维持罢了。在仕途上,虽然他的父亲叔父都是进士出身,文徵明却被困在科举考试中三十年,八次乡试皆落第,始终只是一诸生。后来被工部尚书李允嗣举荐授予翰林院待诏一职,赴京上任后因“学历问题”被同僚暗地嘲讽,又恰逢嘉靖帝借“大礼议”发难的政治动荡期,文徵明愈发郁闷,思乡心切,写下了“忤怀只觉官无味,作意那知退亦难”的诗句。还好没人惦记他这个“书画博士”,三年任期一满,他致仕出京,毫无留恋。归家后,58岁的文待诏已然名满天下,他“悠游林泉,翰墨自娱”,经济上不必再发愁,“筑室于舍东,名玉磬书房,树两桐于庭,”(文嘉《先君行略》)然而此时,文徵明的老师、仰慕的前辈们如王鏊等多已作古,交好的祝允明、唐寅等多在他旅居京城的这几年离世,“东庄十友”已不全,“吴中四才子”只余一人,孤独的文徵明成了主持“吴中风雅”三十余年的一“闲人”。

  然而比照后辈的江南才子徐渭,文徵明又幸运了许多。徵明23岁时迎娶了吴愈的三女吴氏,他们一生恩爱,吴夫人操办文家的一切家务。文徵明也非常尊重这个给他带来久违家庭温暖的女子,不纳妾不狎妓,留下了“生平不二色”的美谈,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在保存至今的信笺中,文徵明外游所遇到的人和事都逐一向夫人汇报,又嘱“家事、汝身自能料理,不须我记挂。但须省气省劳,勤勤服药,将息身子为上。”结尾落款“徵明在淮安舟中书,三小姐收看。”(《致妻吴夫人》,《文徵明集(增订本)》)读之,掩卷而笑。

  文徵明少时发育迟缓,开口说话晚(外若不慧),很难说和年幼失恃没有关系。还好父亲文林关心他的进学,寻觅了三位同乡的名士为师,徵明跟从吴宽读书,吴宽号匏庵,成化八年(1472)的状元,也是一位忠厚长者,德行文章和名望都很高,他欣赏徵明的才华和勤奋,时常在公卿间举荐他。文徵明“少拙于书,遂刻意临学”,遂拜祝允明的岳父李应祯为师增进书法,李应祯号范庵,和书法一样有名的是他的耿直严肃(性刚介难近),徵明“持弟子礼惟谨”,李应祯器重就把笔法一一传授给他,后来他的女婿祝允明和弟子文徵明的书法成就都青出于蓝。徵明还向“明四家”的沈周学画,沈周以丹青见长,诗、文、书修养都很深厚,这对师徒交往时间最久、情感最深厚。直到晚年,文徵明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吴师、李师和沈师,与他们的后人世代交好,时相往来。除了这三位授业导师还有文家的故交好友都是徵明请教的对象,使得他日益精进,博雅多能。文徵明与这些高洁之士交往,令他更追求儒家的道,“平生规守”,并没有沾染“玩世自放”“愤世嫉俗”的态度,也规避了很多祸端,较之好友唐寅,他顶住了宁王朱宸濠招揽的诱惑,年老时婉拒为权臣严嵩赋诗祝寿,这些流传下来的事迹在后人看来都是极有远见的。

  明中叶商业活动繁荣的苏州,带动了江南士绅对文化艺术等精神享受的追求。衡山先生以其清雅的作风和温厚笃实的性格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景慕,四方的乡绅和富商都来结交。退休后的文徵明,作为苏州文苑的中心人物活跃在长江下游地区,“于是四方求请者纷至,公亦随以应之,未尝厌倦”。在“退休”后的三十余年间,他接引后进,刻书勒帖,促进了这片富饶土地的文化繁荣,形成了以文徵明及其子弟为核心的吴门画派的高峰期,据《明史》记载,“四夷贡道吴门者,望先生里而拜,以不得见先生为恨”。这些人络绎不绝,从他的亲友手中高价收购徵明的墨宝,因此文徵明的书画流传在海外的也很多,2020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书道博物馆,有一场名为“文徵明和他的时代”纪念文徵明诞辰550周年的特别联展,可谓倾尽了日本国内的文徵明收藏,虽然受到了彼时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文徵明特展作为承接2019年颜真卿特别展,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李渔的名号

下一篇:苏东坡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