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名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人故事 > 名人轶事 >

李渔的名号


栏目: 名人轶事     |      作者:佚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小镇被安置到省城一个文化单位专业写作,在其中的戏剧研究所,知道了李渔。

  李渔最早的名号让我印象深刻,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仿佛是对他人生的预言。

  在略带夸张的记叙中,李渔简直有些奇特: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作文,下笔千言;童子试一举为“五经童子”,名噪一时;然而立前后两赴乡试无果。一度做了州司马幕客,在沈约李清照先后题咏、此后无人敢轻易动笔的八咏楼撰联“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为人叫绝。清兵入城,回到故里兰溪,筑伊园,当“识字农”。

  “至乃鸡犬欢迎,山川相识。农辍锄以来欢,渔投竿而相揖……”《归故乡赋》仿佛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脱出。倘真若此,文学史最多是多了一个隐士。

  但,李渔不是“五柳先生”。他倡建凉亭,命名“且停亭”,题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他倡修水利,田内开凿堰坑,令田禾使有荫注,石坪坝为后人称“李渔坝”;他总理宗祠,订祠约,修宗谱,深受村人敬重。

  变故缘于与邻村的词讼。李渔显然不具争斗的基因,举家迁徙杭州。

  繁华都市,车水马龙,应该有相对开阔的立足之地;满腹经纶,不能“货与帝王家”,用来养家活口应该绰绰有余;举目无亲,幸有所长,正可供给对戏剧小说饶富兴趣的豪绅士夫、市井民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卖赋以糊其口”的专业作家由此诞生。

  与所有寒门弟子一样,李渔曾认定以仕途经济光宗耀祖为人生正道。不料风云变幻,学而优则仕梦碎。尽管“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但他并未躺平,而是另辟前人从未走过的蹊径。

  命运注定了他的游移和偏离。李渔选择的是正统文人所不齿、时人亦皆视为“贱业”的“卖文字”的“末技”。在自甘低贱这一点上,与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或有相似之处。

  关汉卿以“铜豌豆”自侮表达对传统规范的叛逆,某种程度是一种抗争。而李渔没有这样的傲骨,没有这样的愤世嫉俗。他的选择纯粹是顺其自然。他并不在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世俗层级划分,并不在意世人如何看他,他坦然承认比他为“汤王”誉过其实。如果泉下有知,对鄙薄他为“通俗作家”的后世高论他只会置之一笑。他没有写过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那样泣血断肠的悲剧,也没有写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那样脍炙人口的名句。他把惩恶扬善、谴责道学的尖锐藏匿于温润圆滑,他善解人意,投人所好,唯求明白易懂,雅俗共赏,男女老少,上下尊卑,皆大欢喜。“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

  纵览古今,多少大家著书立说似渊之深,文坛地位仰之弥高,可望而不可即。但李渔给予世人的,是一种平易和亲切。

  李渔一生不曾为官,他才情卓越,见解新潮,不依傍他人,不重复自己,努力发现“前人未见之事”,“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著述数量惊人,独树一帜,长期引领时尚文化的潮流。

  他的小说是“新耳目之书”,一出即被争购一空;他的剧作一改剧本成为案头之作的弊病,“贵浅不贵深”;他的《闲情偶寄》创立了中国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居然还包罗了营造、装饰、医药、养生、烹调、美容、梳妆,等等;他的造园精巧别致,“芥子纳须弥”,往来尽鸿儒;对于出版,从选题、刻印到发行,他无不精通,芥子园图书独步书林;他不是画家,但倡编了《芥子园画传》,让“世之画山水者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之实”;他以文会友,以戏会友,四方讨好,八面玲珑,周旋于达官显贵、三教九流,打抽丰,赚捐资,步步提防又游刃有余;他“生平锢疾注在烟霞竹石间”,“名山大川十经六七”,“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他的戏曲家班,红遍大江南北,朝夕相处,恩情、友情、艺情、爱情水乳交融。

  成名后的李渔又给自己取了许多名号:“笠鸿”“笠翁”“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所有这些都标榜着一个意思——自诩小人物,仿佛刻意与他特别显豁、特别精彩、特别响亮的人生形成对照。后人给他冠以的头衔让人眼花缭乱: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出版家、书籍经营家、社会活动家、园林艺术家、发明家、美学家,美食家、时尚文化倡导者、文化产业先行者……而我以为他最有资格享有的头衔应该是生活家——独一无二的生活家。他艺术地生活,并且把生活的艺术很艺术地付诸文字,在艺术与生活中皆如鱼得水。他为生活而艺术——开始是为生存,后来是为享受。

  正是因这一点,他远高于无数自命不凡的风流才子。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30岁前的孔子在干些什么

下一篇:文徵明和他的时代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