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当北大教授,提名诺贝尔奖,自称乡下人,娶自己学生为妻(3)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人故事 > 名人轶事 >

小学毕业当北大教授,提名诺贝尔奖,自称乡下人,娶自己学生为妻(3)


栏目: 名人轶事     |      作者:佚名


  在大学任教 入围诺贝尔

  一个人的模样便是他的人,沈从文给人的印象是温和腼腆,他不浮夸,不摩登、不争斗、为人和蔼可亲,也总是在微笑,就是那么平静。如水一般,但他的性格又特别坚毅倔强,似山一样。沈从文的文学事业,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自己的理想中。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越是知道他的伟大,我越为他一生的寂寞伤心。

  冯唐说,只上过小学的沈从文比现在一百个博士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还大,体会中文的美,沈从文是必须要读的。

  他的作品重点表现未被城市文明破坏的湘西世界。他说:“城市的人太匆忙,耳朵眼镜接触过多的声音光色,除了色欲意识,其它的感官都有点麻木,发现不了生活的本质美。这是都市人的不幸。

  李健吾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所有的人物都可爱,仿佛有意其实无意,他要读者抛下各自的烦恼,走进他的理想世界,一个肝胆相见的真情实意世界,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简单厚道的灵魂”

  在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人情里,沈从文发展出特别敏感的感官能力和超人的记忆力、想象力;而乡民的蒙昧、军阀的残酷,又让他生出了沉痛感和悲悯情怀。这种对抗性的记忆来得太早太强烈,在写作中,他总是在潜意识里回避这样的心理创伤。他会用许多东西,比如美丽的女性形象、质朴的家乡风俗,来抵挡真实世界的残酷。这成为了沈从文小说里的重要基调。

  阳光照及大地,随阳光所及,举目临眺,但觉房屋人树,及一池清水,无不如相互之间,大有关系。然个人生命,转若深感单独,无所皈依,亦无所附丽。散文《潜渊》

  现实生活中,没有别的可以让生命清扬高飞,唯有文学“虚空静寂,读者灵魂如有音乐,虚空明蕴,光明洁净”他总能发现自然的美,去描摹,更能感悟。文字经过他的手,总能清扬高飞,人离自然越近,生命状态越轻盈。轻与重相对,单纯与复杂相对,他的文字显示了和平和宽博的人格。

  他的学生汪曾祺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文字和老师沈从文有些相像,关于沈先生的讲课,他说过:“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汪曾祺说:“我写了一篇小说,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多年以来,沈先生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太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当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凡于学术有特别研究而无学位者,经大学之评议会议决,可充大学助教或讲师。沈从文先后在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这一路都是其他有识之士的扶持帮助,其中有郁达夫、徐志摩、胡适、杨振声、朱自清。这其中也有反对的声音和挖苦的声音,比如钱钟书、穆旦、刘文典。钱钟书写小说含沙射影挖苦他,穆旦背后看不起他,刘文典当面讽刺。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知识分子都流亡西南各省。一九三八年春天,沈从文也辗转来到了昆明。看着沈从文没有职业,大家就思谋着将他聘请到西南联大来当教授。仅仅是小学毕业,没有留学经历,甚至连一纸中学文凭也没有,想在人才济济的西南联大出人头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过多位教授的努力,就在那个月底召开的西南联大常委会第一百一十一次会议上,有一项议题就是决定聘沈从文为联大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后来虽然一致通过,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一直经久不息。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

  第二年的七月,校常务会议决定“改聘沈从文先生为本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月薪三百六十元。就在这个职称评定会议上,刘文典教授勃然大怒:“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刘文典该拿四十块钱,他朱自清该拿四块钱——他沈从文只值四毛钱!”

  几天以后,有一次跑警报,沈从文碰巧从刘文典身边擦肩而过,刘文典面露不屑之色:“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沈从文干吗跑啊?”

  这些流言微词,他会在乎吗?

  抗战胜利后,沈从文随大部队迁往北平,任北京大学教授。

  沈从文一生著述浩繁,刚刚出版的《沈从文全集》32卷,1000多万字

  在30年代中期,沈从文就颇为自信地写道:“……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从文家书·湘行书简》)果然,沈从文的作品经受住了时代风云和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沈从文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1987年、1988年,沈从文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

  梦想像一场雨,一场春天的雨,一场从天而降的雨水,绵绵密密地下着,把他淋得透湿。他哆哆嗦嗦的,似乎感冒了,生了一场病——一场叫文学的病,一生未愈。

 

参考资料

《从文自传》作者,沈从文

《我的老师沈从文》作者,汪曾祺

《沈从文家事》作者,刘红庆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蒋介石父子轶事

下一篇:离婚成全民国国父爱情的传奇女人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