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校长的20条建议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知识 > 校园文化建设知识 >

苏霍姆林斯基给校长的20条建议


栏目: 校园文化建设知识     |      作者:佚名

1、要为学校和教师集体确立首要信条,即“要尊重学生”。

2、要把教师凝结成为“由热心人组成的友爱集体”。

3、要在师生中营造有创造性思想、好学精神、求知渴望的人文氛围。

4、要用良好的道德经验充实受教育者。创设促进学生的公民积极性、智力积极性、创造积极性发展的环境,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公民精神、劳动态度、思想道德和审美态度的第一场所。

5、善于作幽默的、生动的、有分析性的、鼓动性的讲话,善于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善于进行工作总结。

6、善于依靠领导集体和教师集体做出民主、正确的决策。制订新的设计。始终抓住要领——教育教学,而不是陷入繁忙的事务之中。

7、努力使学校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验室。把教育理论现实化。善于把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化为己有”,根据本校实际和发展趋势,创造新的经验,决不照搬或搞形式主义。

8、注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劳动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信念和个性的培育。

9、能够制订并采用积极的教育体系。

10、能按新的方式提出并解决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某些问题,有科学深度地揭示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种种独出心裁的途径和手段。

11、能够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去考察周围世界,教导他们去研究和解释人所能见的事物,积极地认识和改造生活。

12、坚决要求每个教师、教育者不止是做教育知识的“消费者”,还要做一名研究者、创造者和合理化建议者,能够把他们“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

13、不论教育教学的内容还是方法,都应首先用思想政治标准这面棱镜来考察,再加以肯定、纠正或改进。

14、能够把德、智、体、美、劳融通起来,以观寨、研究和处理学校的一切工作,使道德原则变为师生的道德行为。

15、使普通教育带来一定的职业教育的色彩、以拓宽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16、能够深刻理解教育过程的因果关系、系统地把握教育的任务、内容、组织形武、手段、方法,以及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渗透性。并且致力于建立完整、和谐的施教体系,不使诸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遭到破坏,以保持良性运转。

17、要使学校肩负起培训家长、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素质的任务,从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束。

18、要精通教育学,并使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地领导教育教学和组织全校师生活动的基础。这意味着,校长要充当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师生优秀且有威信的指导者。

19、校长应是道德和工作的典范。在情操、智力、机智、意志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人格力量。他有爱心、有思想、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深刻地了解人和理解人,并严格要求之。这种严格,不是行政式的压服,而是采取民主的、说服的方法,讲究领导艺术。

20、校长要和教导主任一道,指导和培训教师、帮助教师总结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技巧,装满他们的“一桶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做有灵魂的教育

    下一篇:对校长角色的认识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