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陈尚君重申旧说——“此诗写于宋代”(《〈全唐诗〉49403首,伪诗很多》,《南方人物周刊》第9期),理由有二:一是杜牧文集及《全唐诗》中均未收此诗,二是唐人重寒食而宋人更重清明。罗漫教授不认同陈说,撰文《杜牧〈清明〉是宋诗吗》(《光明日报》2021年5月24日13版),认为《清明》被长期误读、唐代“清明”被误解,从宋初宋祁词的化用和乐史《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来看,作者的署名权仍应归于杜牧。罗文角度新颖,给人以启迪,然而百密一疏,尚有可商榷之处。

  罗文首先论证唐人寒食与清明并重,将“《清明》理解为专咏‘清明节’甚至是扫墓归途或见人扫墓而伤感的诗篇,都是学术史以及接受史上一个长期未曾觉察的极大误会”,从而推断《清明》不是宋诗。《礼记·王制》曰:“陈诗以观民风。”但由民风习俗来反推诗歌的写作年代,是一种看似可行但并不可靠的方法。因为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更不用说跨越数百年时间的两个朝代,从民俗的异同来反推作者的归属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论是唐人双节并重,还是宋人偏重清明,都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明》作者的唯一性和必然性。顺带插一句,缪钺《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文史知识》1983年第12期)质疑《清明》作者归属的两大理由之一,是“文”韵的“纷”与“魂”韵的“魂”、“村”通押,不合唐人用韵习惯。从用韵来反证与从民俗来反推,二者在逻辑上犯了同样的错误。王力说,“宋人的首句用邻韵似乎是有意的,几乎可说是一种时髦”,但这种风气“中晚唐渐多”(《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汉语诗律学(上)》),并列举中晚唐张籍《寄李渤》、韩偓《题宫门》等七绝为证。

  罗文又紧扣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昇州所记“杏花村在(江宁)县理西,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引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之说,“可证此前已有杜牧沽酒于杏花村之传说,则此诗传为杜牧作在五代时或五代前即已如此”,认为杜牧沽酒江宁杏花村,“在没有出现颠覆性证据之前是可以信从的”。这也并非无懈可击,因为杏花村的属地与《清明》必为杜牧所作,二者不存在因果逻辑关系。假设《太平寰宇记》所载为真,也只是记录杜牧沽酒杏花村,而未引用《清明》诗。所以连刘学锴也说此诗著作权“尚有争议”。刘永翔《〈千家诗〉七言绝句校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也承认《太平寰宇记》有此传说,但称《清明》诗“由于书阙有间,至今作者未能考定”。据郎永清《“杏花村”地望之争辨析》(《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3期)所考,遍检刘永翔、刘学锴所说的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本及古南京地方志,均无“杏花村”和“杜牧沽酒处”的记载,此传说当源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新修江宁府志》上“《寰宇记》谓即杜牧沽酒处”的讹传。笔者查核中华书局1999年影印《宋本太平寰宇记》和中华书局2007年王文楚点校本《太平寰宇记》,亦一无所获。不知二刘所据何本?可见,罗文以乐史《太平寰宇记》来推定北宋初年已将《清明》归于杜牧,难以令人信服。

  罗文最重要的力证是宋初宋祁《锦缠道》词对《清明》的化用,然该说实也存疑。卞东波《〈清明〉是杜牧所作吗?》(《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认为,《锦缠道》为“宋祁受杜牧诗影响而成”,“目前在文献上还没有找到依据”。更有甚者,《锦缠道》是否为宋祁所作亦未成定论。纪永贵《重审杜牧〈清明〉诗案》(《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详考出“宋祁对这首词的著作权是明末才被提出来的”。向以精审著称的唐圭璋也不属之于宋祁名下,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经王仲闻补订的《全宋词》,将《锦缠道》列为“存目词”,附注:“无名氏作,见《草堂诗余》前集卷上。”(第117页)若《锦缠道》为宋祁所作,情理上也讲不通,因为宋祁于1061年去世,田槩熙宁六年(1073)三月编定《樊川别集》,如果宋祁见过《清明》,而于《锦缠道》下阕化用为:“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同样博闻强识且编有《京兆金石录》的田槩焉能不知?

  缪钺、罗时进、陈尚君等学者从音韵学、文献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质疑甚至判定《清明》非杜牧所作,缘由便是杜牧外甥裴延翰编的《樊川文集》和宋人辑的《别集》《外集》及清人整理的《全唐诗》、冯集梧的《樊川诗注》,均未收录此诗。罗文也坦称“仅仅从文献角度来看,《清明》确实来路不明”,在讨论《清明》的诗题由来、诗选收录时,于文献上、学理上也有可议之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古诗词中的夏日佳果

下一篇:北宋漕运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