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恐慌”并非矫情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观察 >

“起跑线恐慌”并非矫情


栏目: 教育观察     |      作者:佚名

  我们在看待“起跑线恐慌”时,必须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社会现实。

  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学多少知识?据报道,天津一位刚带孩子参加小学入学面试的家长给出的答案是:英语词汇量4000左右,能写3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心算1万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学过数独;背诵约50首唐诗,学完拼音,认识1000多个汉字……在很多家长眼中,知识教育的起跑线已经提前,必须抢跑。

  如今,“起跑线恐慌”盛行于各种微信家长群、同学群,而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很多学龄前儿童过着“每天都要上不同辅导班”的生活,很多孩子被送到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班”,公立幼儿园的大班几乎名存实亡。家长当然知道这种现象不正常,但为了不让孩子掉队,都选择跟风而动。

  不容否认,“起跑线恐慌”情绪中有很多非理性成分。比如,有些家长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甚至将孩子的“琴棋书画”当作互相攀比、炫耀的谈资。而一些家长之所以变成“虎妈”“狼爸”,是因为将自己成长的遗憾落在了孩子身上。在是否报班、报几个班的问题上,家长通常既不讲科学,更不征求孩子的意见。

  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总有一些人认为,那些被辅导班“绑架”的家长一边乐此不疲,一边叫苦不迭是一种矫情。坦白说,以前笔者也觉得很多家长夸大了所谓的学前教育焦虑,但在自己的孩子也开始面临这些问题之后,逐渐多了一些理解。毕竟,所有的焦虑都源于社会现实。

  课外辅导班行情持续火爆,是因为它满足了日渐旺盛的社会需求。如今社会竞争渐趋激烈,父母总希望孩子能有更多胜算。如果别的孩子3岁开始学英语,自己孩子5岁了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心里踏实吗?有人觉得幼儿园就该玩,但别的孩子都在提前学知识,就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小学跟不上,他真能快乐吗?

  从另一个视角看,家长将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是试图用经济手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当前,教育部门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语、数、外等知识,不少老师当起了甩手掌柜。从一种极端转到另一种极端,这种教育模式难言科学。以此来看,只要量力而行,多元化探索未尝不可。

  有鉴于此,我们在看待“起跑线恐慌”时,必须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社会现实。相关部门除了在观念上对家长多加引导,还应该做好两项更务实的工作:其一,在小学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确保公平,要让那些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其二,对于课外辅导班乱象,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治理。(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美国教育正在反思:兴趣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吗?

    下一篇:如何不让孩子被AI取代?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