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观察 >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栏目: 教育观察     |      作者:佚名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尽管任何新技术都不会直接导致学校的消亡,但未来的学校可能会和现在的学校截然不同,创新将会成为学校存在的唯一理由。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学习、在线课程、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批典型学校案例,如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哈尔滨香滨小学等。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学校在信息化探索中遭遇困境:教学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花费大量资金买来的设备沦为“花瓶”,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饱受质疑。

  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扩大教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高质量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农业”,不是“工业”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技术代替教师”、“学校最终会消失”等观点甚嚣尘上。

  几年前,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轻松战胜韩国围棋高手,再次点燃了技术乐观者的热情。有人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来研发教育机器人来给学生授课,人工智能可以教的更好,教师将彻底失业。

  但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结果令人遗憾,现行的教育方式并未因为电脑的介入而发生太大改变,学生在教学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新技术进入学校。2001年,美国中小学校的网络化程度达99%。

  2013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连接教育”(ConnectED)计划,推动高速网络和最新的教育技术能够进入校园。[1]但是,美国教育部对2.1万名中学生所作的抽样测试表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与计算能力和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2015年9月,OECD发布了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电脑和学习:创造联系》显示[2]:部分国家虽然在教育上加强了对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学生的阅读、数学及科学测试结果成效并不明显,原因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用好信息化的方法。

  从某个角度讲,技术肯定会替代教师的部分职能,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让教师从学情分析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类似这些工作,技术显然会比教师做得更加出色。毕竟在传统条件下,面对班上几十名各具特色的学生,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一对一的学情分析,他们只能依靠经验做出大致的推断。

  但对于技术来讲,一个人和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成千上万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只要有合适的分析模型,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客观的判断。当人们试图用技术手段去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时,其本身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教育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每一次的师生对话都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教育充满了无限可能。

  不可否认,技术在某些环节上具有优势,可以对标准化流程进行优化,比如试题分析、学情监测、数据统计等。

  但在教育最核心的不确定性面前,教师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技术。他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尤其对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来说,他完全可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更好地处理问题,而技术则只能在现有模型框架下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尽管技术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去做很多工作,甚至在许多方面都比人类做得更好,但它却难以代替教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

  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的生长。[3]

  尽管“互联网+教育”带有明显的技术性,但其本质还是教育,每项技术的引入和应用都不能脱离教育这个语境,否则就会陷入过度技术化的泥潭。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半个月内三名学生跑步猝死,都是口罩惹的祸?

下一篇:学校和家庭不该是“养鸡场”,应该用校园文化滋养孩子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