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是人”?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斯人”“是人”?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吵翻了!最近,网友和媒体对中学课文里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争得难解难分。人教社对此回应,他们一直用的是“是人”,一些专家学者也持“是人”说。

  但10月29日,网友找出了“斯人”版本,发现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

  到底是“是人”还是“斯人”,回看《孟子》原著是正途。

  根据手头能查到的材料,“是”读作shì,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斯”读作sī,最早见于西周晚期金文。“是”和“斯”用于“这、此”的指代意思都很早,如《易·乾卦》:不见是而无闷,《易经》成书年代有西周初之说,但最晚不迟于春秋;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斯”字很多,已有假借为“这、此”的用法,如《大雅·抑》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人,这就说明,在孟子之前,“斯”和“是”已经用于“这、此”的指代。《孟子》的成书时间,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所说,一般认为是战国中期,写作用“斯”和“是”表示“这、此”都很正常。

  10月29日,有评论人发表文章《争论“斯人”“是人”,没意义也不懂孟子》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四书五经是重点焚毁书籍,原版《孟子》大都损毁。为了保存儒家经典,秦汉儒生通过口耳相传的记忆方式,将《孟子》等书背了下来。既然是通过这种方式,出现偏差谬误是难免的。”

  其意是,如今留下的《孟子》也不可靠,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山东省邹城市人民政府出版的《孟子新志》63页载“孟子殁后,其书幸免秦火”。也就是说,《孟子》一书,不属于秦朝“焚书坑儒”中“焚书”的范围。这是因为孟子配享文庙的时代比较晚,是南宋朱熹称赞“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之后才出现的事,秦时孟子的名头还不足以成为“焚书”对象,因此《孟子》原著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后世各种版本也基于此。

  中学课本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目前多数古籍中,《孟子·告子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后边用的是“是人”,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等。这就说明,“是人”说无论从源头还是后续古籍版本,都具有一致性。

  判断是“是人”还是“斯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孟子写作的时候,表示“这、此”指代意思的时候,用哪个字频率比较高。这个办法学界曾用于验证胡适言《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作者的说法,通过电脑计算“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的热词使用频率,证明胡适所言不伪。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二百六十章。三万五千余字并不多,我们阅读《孟子》的文章可以发现,孟子用“是”表示“这、此”的频率非常高,如“是心足以王矣”“不能进于是矣”等,而用“斯”表示“这、此”的时候很少。

  现在一些考证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表示“这、此”用“是”远远多于用“斯”。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刘婧在《高教学刊》(2016年第024期)发表《〈左传〉与〈史记〉史实相同部分的代词比较研究》一文指出:“是”作为指示代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诗经》《孟子》中有大量的用例。“此”是形声字。“斯”是一个指示性较轻的词,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此外,古代“是”和“斯”可能是一个发音,都读si。从今天普通话的声调上说,“是”读作shì,“斯”读作sī,但根据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也即今天的声母zh、ch、sh、r这几个舌上音,在古代都是没有的。笔者有一位和孟子同乡的同事,他说邹城方言中至今“四”和“十”不分,这是方言中的古音留存现象。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和“斯”是同音不同字,但声调会不会有所不同?据现有史料记载,汉语里平上去入四声的发现和名称是从南北朝才开始的,南齐沈约(441年—513年)著有《四声谱》,因此曾有学者认为先秦汉语里没有声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四声分辨可能是这个时期沈约等人发现,但绝不是说古代汉语不存在声调,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要素与特点都不是突然产生的,更不可能是个别人创造出来的。声、韵、调是汉语字音的三个基本要素,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春秋时期《诗经》中存在大量押韵诗文,开篇《国风·周南·关雎》中的“鸠、洲、逑”都是押同一声韵,这说明上古汉语已经存在声调的区别。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从手稿看夏衍怎样改编《祝福》

下一篇:立冬丨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