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蝉之吟唱:蝉鸣一声清溽暑(2)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古诗词里的蝉之吟唱:蝉鸣一声清溽暑(2)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前些日子,电影《人生大事》热映,它以殡葬行业为切入点,对生与死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古代,人们死后,亲人会在其口中塞块玉制品,其中就有以蝉为形状或雕刻着蝉纹路的“琀蝉”,以期待其能精神长存。这固然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也说明蝉承载了世人对于长生、超脱的愿望。

  蝉的幼虫从地下爬出来,在树上挂着一动不动,就像死掉了一样。但它却是在积蓄力量,通过脱壳,从旧的身体里抽出一个崭新的身体。这俨然是道家羽化学说最好的例证,会飞的蝉不就像是得道的仙人?班固在《终南山赋》中写道:“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彭祖和安期生都是道家著名人物,以长寿知名,最终飞升成仙。化用二人的典故,将蝉蜕与延年对应,正说明了蝉蜕中蕴藏的生命升华、延年益寿之愿。

  这一说法也出现在佛教的学说中。《西游记》中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原因就在于他的前世是佛祖座下修行的二弟子“金蝉子”,这一世他成为唐僧历经艰险求取真经,也是金蝉脱壳的隐喻。

  事实上,肉体超脱生死伦常的想法终究不切实际,所以蝉蜕更多作为精神超脱世俗的象征。晋代傅玄在《蝉赋》中写道:“潜玄昭于后土兮,虽在秽而逾馨。经青春而未育兮,当隆夏而化生。忽神蜕而灵变兮,奋轻翼之浮征。”蝉生于泥土之中,经历一个个寒冬酷暑后,终于能爬出地面,在脱壳后获得飞行的能力,肆意地高歌,肆意地展翼。在人的眼中,这就像是灵魂超脱了世俗,从功名利禄中脱身而出,获得了大自在和大欢喜。张衡在《思玄赋》中写道:“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在现实中,人不可能成为仙,但在精神世界里,人却能让自己长出翅膀。

  这份超脱之意也是文人把蝉君子化、作为高洁品格象征的部分缘由。

  蝉鸣嘒嘒 悲音切切

  同样是鸣叫,蝉和鸟不同,它的鸣叫不仅和悦耳、婉转等词语绝缘,而且偏向于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因此,在诗人的笔下,它往往带着灰暗的色彩。

  一方面,是伤逝之叹。蝉虽然承载了人的长生之愿,但蝉本身的寿命是很短暂的,夏生秋死。忽然之间,蝉鸣就响了起来,忽然之间,蝉鸣就消失不见了。因此,蝉鸣中有了文人感叹时间流逝的悲意。刘禹锡曾写道:“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蝉鸣急促,仿佛时光声声催人老,让他本就感伤的心情更显凄凉。雍裕之在《早蝉》里写道:“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蝉鸣是盛夏的标配,但是蝉鸣也预示着夏天行将结束,繁华与旺盛都将被凋零与萧索替代,所以蝉鸣更像是一种敦促,让人学会珍惜时光,勤奋、充实地生活。

  另一方面,是乡愁之悲。蝉鸣声一年年地与盛夏相逢,从不失约,因此,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人都是在蝉鸣声中聊心事、话桑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岁岁地成长、成熟,完成了婚丧嫁娶等一系列人生大事。蝉鸣被揉进了人的生命进程里,也成了他思乡中的一枚熠熠生辉的符号。当人独在异乡时,嘒嘒蝉鸣里就有了缠绵的乡愁余韵。白居易在《早蝉》中写道:“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一听见蝉鸣,愁绪就在他的心头泛起,继续听下去,思乡情就开始泛滥。渭河边的蝉鸣和故乡的蝉声颇有些相似,可是故乡中有谁在听呢?蝉声各地都有,并且音色、音调,以及此起彼伏、簇拥成浪的特点大致相同,是客居他乡时能遇见的少有的熟悉的事物,情景交融下,它就让人的乡愁难以抑制,被一声声地拍上了长天。

  杨万里曾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蝉声本身当然不含有悲喜等人类的情绪,只是人的心中有愁苦的种子,被蝉声一拨,就迅速地生根发芽,引发出了唉声叹气和泪眼婆娑。也因此,若是诗人的心境一片平和,听到蝉声后,写出来的就是平和的句子了。袁枚在《所见》中就写了一个为捕蝉,突然收住歌声的小牧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整首诗的氛围轻松愉快,塑造了一个活泼机灵、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让人会心一笑。辛弃疾的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绘出的也是一副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他听到客人言语中流露出的忧愁后,不禁想到了洛阳。在那里,白居易有一个宅子,竹林占了九亩地,别处飞来的蝉在他家鸣叫。而月下的蝉鸣并不吵闹,反而更显安静美好,衬着竹林沙沙的声响,为夜色添上一抹勃勃的生机。所以他开始畅想,水池里是否有小船拨动着月光在划行。客人的悲与白居易的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杨万里的说法,对于心境安逸的人,蝉噪反而林逾静、笑愈浓。(仇士鹏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古代的雪糕刺客刺痛你了吗?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