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出土的养老简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悬泉置出土的养老简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汉朝更是以孝治天下。

  悬泉汉简中有这样一枚简:

  民年七十以上二百廿七人 其卌六人受米,十四人复子孙……百六十七人受杖……

  这枚简于1990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记录了汉朝不同年岁的老人所享有的优待,也是西汉养老政策的重要文书,又被称为“养老简”。简牍中提到年七十以上者二百二十七人,其中四十六人受米,十四人复子孙,一百六十七人受杖。可见,“受米”“复子孙”“受杖”便是汉朝高龄老人所享有的优待政策。那么,“受米”“复子孙”“受杖”又具体是什么政策呢?

  何为“受米”?“受米”又称赐米制度,即官府给予老人粟米用以熬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傅律》载:“大夫以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稟鬻米月一石。”可见西汉初年90岁以上老者享有“受米”的优待,但具体年岁与受米者的爵位有关。汉文帝时期,对赐米制度的年岁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据《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诏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赐米制度被放宽为八十岁以上,同时也取消了高龄老人爵位限制,命令全国各县道官吏对天下八十岁以上老者一律按年龄赐米。由此可知,简文中“其卌六人受米”即八十岁以上四十六名老者享有赐米制度。

  “十四人复子孙”又为何意?袁延胜先生认为,“复子孙”中的“复”应为免除之意。《历代三宝纪》言:“时年二十二民年九十已上复子孙令侍养。”《汉书·贾山传》载:“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颜师古注曰:“一子不事,蠲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也。”也就是说,九十岁以上的老者可以免除一个儿子的徭役。武帝时期,“复子孙”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书·武帝纪》载夏四月己巳诏:“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即免除九十岁以上老者子孙的徭役,令其侍奉老人。

  “受杖”即“受王杖”。既为王杖,自然与普通拐杖不同,《四库全书》所收《钦定周官议疏》曰:“杖长六尺,所以优老也。……《周礼·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函。共王之齿杖,注谓年七十,王命赐杖,故共之杖有函者,郑氏锷所谓祭时,老臣不敢杖,故共函以盛之,既事乃授之也,鸠杖之来历。”可见,王杖高于普通拐杖且大多以鸠首为饰。为何以鸠首为饰?《续汉书·礼仪志》言:“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说文解字》:“噎,饭窒也。从口壹声。”段注曰:“气逆也。”所以鸠杖寓意老者饮食顺畅、呼吸通达,有祈望其健康长寿之意,因而言养老之杖多以鸠首为饰。王杖主享有着许多优待,如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群出土的《王杖十简》载:“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由以上史料记载也可得知,受王杖者的年龄应为七十以上。

  悬泉汉简养老简中记载的这些老者,依据年岁不同而享有“受米”“复子孙”“受杖”的优待,实则为汉代养老制度的真实反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庆阳南佐遗址”入选2022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下一篇:【甘快看】在北石窟寺 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