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过年,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正月十六结束。
榆中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陇山之右,兰州之东。丝绸之路横穿其中部,历史上,受到多个少数民族的交替统治,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各种宗教文化都有影响,以道教和佛教影响最深。因此,各种习俗甚多。其中,过年的习俗就非常多,讲究不一般。
搞卫生 送灶爷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天,要彻底搞卫生,将庄前屋后,室内室外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并蒸一副盘(小馒头),然后,就是隆重的送灶王爷仪式。晚上,杀一只公鸡。在灶台上,由家里的男丁献上盘(小馒头),公鸡、水果、点心,燃三炷香,跪地,低语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平安”。香要续燃到午夜。
杀猪宰羊蒸馍馍
购买年货做新衣
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养猪羊鸡鸭的习惯。腊月二十三一过,就进入过年的准备阶段。要杀猪宰羊,蒸馍馍,烙大饼,购买年货,还要给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特别是蒸馍馍,烙大饼,非常重要,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蒸好多馍馍,烙好多大饼,甚至还要炸油饼,炸油果子。这些要准备足够吃到正月十五。但是,如果立春(也叫打春)在腊月,春天就来得早,天气热的早,馍馍蒸的多了,就会馊。所以,榆中有一句俗语叫“腊月里打春,年馍馍少蒸”。
亲人回家贴对联
敬香烧纸祭祖先
腊月三十,所有的家人无论干啥,都要回家团聚,所有的财物都要收归于家。榆中有俗语“腊月三十晚,笤帚也归家”。上午,就开始搞卫生,贴对联,贴窗花。下午,男丁们要到祖坟上烧纸祭祖,回到家,要在主房里设祖先牌位,焚香拜祖。晚上团聚吃年夜饭,燃放爆竹烟花,炸“年”(传说中的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庆祝。然后,全家人要熬夜过年,直到午夜,再燃放爆竹,方可休息。如果出嫁的女子三十晚上回不了婆家,一定要在午夜时分,离开娘家避一避,否则,会给娘家和自己带来不祥。
大拜年 起社火
正月初一,男丁们要起早,一般是鸡叫三遍时(约凌晨五点)就要起来,洗漱穿新衣,在主房祖先牌位、天爷牌位(院子中央)、灶王爷牌位(灶房)、财神爷牌位(大门外)四处敬献盘(小馒头)、水果,点心等贡品,焚香祭奠,燃放爆竹。天亮后,男丁们先要到祠堂或庙上焚香祭祖。还要全家一起啃排骨,吃饺子。然后小辈们穿上新衣服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小辈散发年钱。而后小辈挨门挨户向本家的长辈们拜年。大年初一,不得动笤帚,否则,会把一年的福气扫掉。这天,只转本家,不走亲戚。
喜气洋洋耍社火
过去,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但春节,大部分都要耍社火。因此,大年初一,社火耍起来,到祠堂或庙上焚香祭祖,然后给乡亲们耍上一场热闹喜气的社火。社火有筒子鼓、耍狮子,舞龙、划旱船、扭秧歌、跑驴、铁芯子、唱折子戏、唱山歌、武术表演等等。
走亲访友 互拜互贺
初二至十四,(除了初五)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亲戚们互相走动,走亲访友拜年。期间,还要看(耍)社火,看(唱)戏。热热闹闹过春节。
初五接财神 炸五穷鬼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初五要“迎接财神”。
初五的早上,男丁们还是要早起,打开大门。在主房祖先牌位、天爷牌位(院子中央)、灶王爷牌位(灶房)、财神爷牌位(大门外)四处敬献盘(小馒头)、水果、糖果、茶等贡品,焚香祭奠,特别是要在大门外的财神爷的牌位上,要接财神爷回来,并多叮嘱,祈求财神爷保佑,一年五谷丰登,财源滚滚。然后,要多燃放爆竹,炸走五穷鬼,晚上也要燃放。所谓“五穷”也叫“五鬼”,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
初五一般不出门,否则会给别人带去不祥。
不动针线不剃头
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能动针线,不做针线活,否则会不吉利。其实,这也是传统给女人们过年放假休息。在整个正月,男子不剃头。传说,正月里剃头,会死舅舅的。
吃元宵 猜谜语
扎火把 跳火堆 送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乡村新生活 浓浓文化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