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崆峒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崆峒山最早名载于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定名 “崆峒山”始于唐代。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崆峒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时空的地域性。其地域背景,最初局限在崆峒地区。随着历史遗迹的不断发现和全国至少5-7处崆峒山的出现,逐渐放大到平凉地区,之后又延伸扩大到同属陇东的庆阳地区,甚至更远的省市。二是内容和风格的地域性。首先为民情风俗的地域性。其反映的都是西北边陲多民族聚集区、中西方经济文化汇集地特有的社会生活及其民俗风情。最突出的是以崆峒山为载体和凭借,崆峒胜景以山峰为主体,关中文化古迹遍布于层峦叠翠之间,碑碣石刻,砖塔摩崖,奇洞石刻,多达七十余处。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既张扬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又永葆了深厚的人文景观底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加之历代文人骚客以崆峒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背景,赋陇上、萧关之雄壮,写边地景物之苍凉,发戍边壮士之悲壮,生动地展示了崆峒地域的壮丽景色、人文环境。尤其是大量崆峒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方言词汇,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因地气丰沛而千秋兴盛。南北走向的陇山是古都长安和关中大地的西大门和屏障,崆峒山周围自然也具有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尔雅·释地》有:“空同之人武”,晋郭璞注云:“地气使然”。其二是因美景机缘而充满活力。崆峒文化是在典型的生态环境中发轫、发展的,它依存的崆峒山,西接六盘山,东望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回护前后,是由上三迭系紫红色坚硬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总面积83.595平方公里。崆峒文化因这样的美景机缘,而拥有无尽的生气与活力。其三是因关爱生态而不断勃发。崆峒山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为植物、动物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明代《平凉府志》《崆峒山志》,都对崆峒山“物产”有记述。当代高维衡《崆峒山植物志》认定的植物有1000余种,其植被有鲜明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赵明星《崆峒山动物》记述的动物有270种,种类、数量繁多的动物资源是崆峒山的重要基因库之一。

  高度理性的精神文化。古丝绸之路东西方交往,无非是精神和物质两大类。今天,物质交往的遗存已所见不多,但精神交往的遗存几乎全息性地保留了下来。崆峒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明显地富于理性和精神性。诸如,其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描述,更加注重人的思想、意识的开掘和心灵的塑造。这种超然物外的空灵之美,让崆峒文化充满无穷魅力。

  崇高唯美的艺术文化。既有大自然的造化,也有人文胜迹,二者相契合,共融于一体。其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七十二处石府洞天中不可胜数的碑碣、石刻、雕塑、彩绘,都是人们长期心灵创造与文化积累的结果。崆峒山是一座天造地设人为的宏大建筑。“秦始皇西巡崆峒登笄头山”“魏征梦斩泾河龙”“姜子牙钓鱼渭河上”“柳毅传书”等已成为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美谈。千古人物游踪以及保留下来的诗词文赋,都形成了一种极其典型的自然与文化契合的审美艺术。

  崆峒壁画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崆峒山老君楼壁画特别是“八十一化图”壁画非常纯熟和精练地运用了色与线技艺,对人物的行、住、坐、卧等举止言谈从面部、眼神、姿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局部情节与主体人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表现出人物发自心灵的神采风情,塑造了富有艺术生命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创造了中国式的写实风格。

  历代文人骚客的作品浩瀚如星辰,李白曾有“世传崆峒勇”,杜甫借崆峒山既写国事时局,又写朋友际遇,还写赞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笔下的崆峒景境高远,气韵畅快。当代人从历史遗存、本土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崆峒文化建设,已成为丝绸之路文化璀璨的链接。

  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众多北方民族在崆峒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在崆峒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反复碰撞,最终走向融合。最典型的是全国最大的“完颜部落”——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金兀术的后裔们早已结束了马背上的生涯,与当地的汉族相融合,从事着农耕生活,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里的礼乐文化

下一篇:亮相“大三国志展”的东汉墨迹纸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