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摄影是旅游资源被发现以及被开发的直接生产力。摄影之于旅游景点的重要拉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前不久由甘肃现代摄影家学会、《甘肃摄影史志》编辑办等单位发起举办的“摄影与文旅”的沙龙对话,深度挖掘了张掖丹霞地貌自然景观被摄影人发现、影像宣传及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此图曾于1984年刋发在地质部《地理画册》崔世源 摄影

  摄影家的独特眼光

  在河西走廊自然风光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非张掖丹霞地貌莫属。有人把它形容为“色彩的天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难道是造物主大自然,它端起巨大无朋调色盘,恣意挥洒,点土成金,泼墨成彩?以尊贵的黄色为主色调铺陈于广阔大地,而希望的绿色点缀其间,簇拥着蓝天、白云、雪山,勾勒出一幅幅壮美无比的画卷。

  张掖丹霞揭开美丽的面纱,广为传播,为人所知,也就是这近20年的事情。那么,到底是谁最早发现张掖丹霞,将其拉扯出深闺的呢?

  据《甘肃摄影史略》介绍,2003年8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接受拍摄对外宣传专题画册的任务,在采访张掖肃南返回时,途经一处奇特的地貌景观,因为光线、时间的原因,来不及拍摄,就委托军旅摄影家郑复新前后多次对这一处景点进行拍摄。他拍摄的作品由《兰州晚报》率先以“张掖丹霞”地貌命名报道,这是媒体首次发布的关于“张掖丹霞”的消息。接着,张掖丹霞摄影专题很快得到摄影和旅游报刊的青睐,陆续多篇幅地刊发、转载。一时间,张掖丹霞地貌迅速走红,并得到了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早在1984年,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的摄影家崔世源就将肃南、临泽一带的丹霞地貌进行了拍摄,收集并编入画册出版发行,当时对此地貌是作为地质面貌考察介绍的,尚无旅游的概念。虽然这片丹霞地貌几十万年前就存在,但发现和率先报道推出是至关重要的。最先拍摄图片的人为崔世源、郑复新、陈冈等摄影家。

  早在《新丝路·大西北》2015年8月号上,著名媒体人蒲广平先生的文章中写道:12年前我采访过时任张掖军分区政委的郑复新,初次见到他拍摄的丹霞作品,记得当初还是反转片,打开一看就震撼于瑰丽色彩和磅礴气势,当时我任职的《兰州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刊发了作者拍摄的经历和作品,一时间摄影人闻风而动,纷纷前往。

  要说张掖丹霞地貌的最初被发现,这事绕不开王杰先生。2003年8月,时任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王杰同摄影家梁荷生接受任务,为《甘肃行》大型画册拍片。他们在张掖采风拍片活动最后一天,从肃南返回张掖的途中,经过一个所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有些激动。只见色彩斑斓的丘陵排山倒海,一眼望不到边。但不巧,天色欲晚,加上天气阴沉,根本拍不出理想的照片,可次日又必须要赶赴武威。当晚,时任张掖军分区政委郑复新会见王杰一行,郑复新是摄影爱好者,话题自然离不开摄影,他带着一沓照片,希望能入选画册。王杰看了这些片子,认为质量不行,建议郑复新,去专门拍摄一下那个彩色丘陵,最好用反转片。当时郑复新有些犹豫,说从没有用过反转片。王杰给他说:“用自动‘傻瓜’相机,曝光参数自动调节,多拍一些,拍完把交卷带兰州,我帮你后期处理。”摄影家梁荷生自始至终在场。随后,郑复新从兰州买来20个柯达反转片,先后6次拍摄。两个月后,他把拍摄的反转片带到兰州,由王杰帮他协调冲洗出照片,并选出一组,推荐给《兰州晚报》刊登。

“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飞越丹霞  陈功章 摄影

  媒体人的敏锐传播

  时任《兰州晚报》文艺部主任的蒲广平对这组风光照片十分敏锐,当即派记者对拍摄者郑复新先生进行了采访。2003年10月12日的《兰州晚报》用了一个彩色整版的篇幅,以《张掖丹霞地貌揭秘》为题,在国内首次发表了郑复新先生的部分摄影作品,并全面介绍了其发现和拍摄经过。据王杰先生讲,此后,他帮助郑复新选出5组图片,分别寄给 《读者》杂志、《摄影世界》《中国旅游画报》《中国西部》杂志《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不久,郑复新接到《中国摄影报》来电,决定用20个版面的规格作专题图片报道,但条件是三个月之内不许向其他报刊投稿。郑复新征求王杰的意见,考虑到这家报纸当时的影响力,王杰不同意这样做,而是建议他向《国家地理》投稿。此后陆续有《读者欣赏》(2004年第四期)、《摄影世界》(2004年第四期)、香港《中国旅游画报》(2004年第6期)、《中国西部》杂志(2004年第5期)、《中国摄影报》(2004年6月18日)等,都分别以较大篇幅作了报道。《国家地理》杂志更是以20个版面登载了郑复新的摄影作品并对其做了相关介绍。2004年3月19日《甘肃日报》也以《裁取“丹霞”作画观---郑复新和他的丹霞地貌摄影作品》为题,做了相关介绍。这是省级党报在国内最先报道发现张掖丹霞地貌及其拍摄经过。至此,沉睡大地千百万年的这篇地貌,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党政领导的高瞻远瞩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千年“舌尖非遗”天水呱呱:用“勺”搅出的生计与乡愁

下一篇:《凉州十八拍》 当代文学的厚重之作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