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长城下的边陲重镇镇原城(3)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战国秦长城下的边陲重镇镇原城(3)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上述《匈奴列传》中的记载虽然文字不多,但信息量较大,它记载了匈奴向长安进犯的两条路线,反过来说也就记载了当时长安到关中以西以北地区的两条道路。一条是从长安往西,溯渭河北岸西行,经凤翔、千阳和陇县,再从陇县继续沿古陇山东麓往北,经华亭、平凉、镇原和彭阳等县,就到了后来的汉安定郡(按当时安定郡地属北地郡)的治所高平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另一条就是从长安往北过渭河到咸阳,经今泾阳、淳化、旬邑、宁县、镇原和彭阳到固原市。在这两条道路中,前一条道路出现较早,就不作讨论了。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后一条道路,即从彭阳故城往东南,经宁县、旬邑、淳化到成阳、长安的道路。汉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这条道路就已经成为匈奴南下的道路,说明它的出现是比较早的。我们认为,这是一条与战国秦长城有关的道路,是先秦时修建的道路。因为汉孝文帝时,汉王朝建立不久,当时正在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生产,是根本没有力量修建这么一条道路的。因此,这条道路修建时间应在秦代或更早的时候。

  上述匈奴的入侵发生在公元前166年,《史记》对这次入侵的路线记载也不那么具体。在这次入侵过了190年之后,有个人就从头到尾走了这一条道路,这个人就是东汉大史学家班固的父亲班彪。《文选》李善《注》说:“更始时,班彪避难凉州,发长安,至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作《北征赋》也。”公元23年至24年间,班彪为了避难,就前往凉州(东汉时治所在陇县,即今甘肃张家川),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当时安定郡的治所高平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北征赋》是一篇记行兼抒情的赋作,记述了班彪当时从长安到安定郡旅行的全过程,抒发了作者遭逢乱世的感慨。文中记载的地名较多,互相连贯,犹如有的汉简中记载的地名,一个地名之后是另一个地名,只是没有记载两地里程。这些记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可称之为实录,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当时长安到安定郡间交通路线的真实可信的记录。《北征赋》中记载的地名说明上述匈奴的入侵就是循着这条大道进入的(关于《北征赋》中的地名和交通路线,笔者将另外撰文作专门的探讨)。

  《北征斌》中有三个地方与今镇原县有关,说明当时的丝路从东到西穿越了今镇原县的县境。一处就是“释余马于彭阳兮”,班彪说当他到彭阳时就解脱了车上的马,这里的彭阳就是西汉时彭阳县城,也就是今镇原县的彭阳故城遗址。另一处说“越安定以容与兮”,说他从容不迫地经过了安定县城,这个安定县的县城当在今镇原县城关镇祁川村。还有一处说“遵长城之漫漫”,说他循着长长的战国秦长城前行。这里的长城就是镇原县武沟乡往西的战国秦长城。把班彪行经的彭阳故城遗址、镇原县城关镇和武沟乡这三地方连起来,就会发现当年班彪走的道路就在今镇原县境茹河北面的原上。同时也说明,班彪行走的这条丝路古道,从东到西穿越了今镇原县全境。班彪之所以不走茹河河谷,是茹河河谷中根本无法行走。因为河水的长期浸蚀,茹河的河床已经深入到基岩中,整个河谷成了一个石质的深水槽。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安定县标在今甘肃泾川县城关镇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说安定县“治所在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说西汉安定县治所在今镇原县有什么根据?

  关于西汉安定县,《汉书·地理志》没有记载与之相关的山川河流或其他相关的情况,只有简单生硬的“安定”两个字,此外再没有任何的记载。《水经注》中也没有与西汉安定县相关的任何记载,这样两汉魏晋的地理著作中关于西汉安定县的位置的记载,就成了空白。这就给后人考定汉安定县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所幸的是班彪在《北征赋》说他从汉彭阳县城到汉安定县城,又从汉安定县城到了长城边,其中的一段路是循着长城下的道路前进的,而后走到了萧关所在的汉朝那县境内(“吊尉卬于朝那兮”)。班彪当时行经的地方是汉代的彭阳县、安定县、战国秦长城和朝那县,而其中的彭阳县、战国秦长城和朝那县都在茹河的北岸,设使汉安定县在泾川县城北五里的水泉寺村,那么班彪要从彭阳故城所在的彭阳村往南到泾川县城北的水泉寺村,而后又从水泉寺村往西北到镇原县的武沟乡,这样就让班彪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或者说走了三角形的两个边,这一来一去就多走了约两百里。这样的路线是既不合情理,也不符合当地道路的实际情况。关于汉安定县位置的记载,是班彪的亲身经历,是他亲笔所记,写作时间比《汉书·地理志》还要早,是当时人记载当时的事情,可以说是最真实可靠的记载,完全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关于汉安定县的地理位置说笔者将另撰文讨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走进敦煌雅丹地貌

下一篇:《云赏敦煌》第一集:一树花开两地芳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