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美丽 > 美容

初冬养肤的全面护理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11月是肌肤为入冬储备能量的关键时刻,空气愈加干冷,废弃角质愈容易堆积,肌肤表层的血液循环不畅,水油平衡开始紊乱。这时,你需要更密集、深度的保养,密集保养对于肌肤来说就像一次奢华长假,让肌肤在短时间内享受到最全面的护理,迅速充足电,回复最佳状态!抓住保养最佳时机,肌肤才能安然迎接冬天。

  巩固0.02mm 超薄角质层
  因为必须为各种外来的物理、化学刺激,冷热、紫外线,提供防御性的屏障,比一张纸还要再薄上10倍的角质层也是肌肤老化表征最显而易见的一层,做好对皮肤基底层的养护,新生细胞才会一层层地上推到肌肤表层。角质层受季节影响很大,入秋后受到气温和水分降低的影响,会让肌肤的角质代谢不正常,而造成暗沉、粗糙的肤况,因此,秋日的重点便是修复与促进角质代谢。夏日的美白产品依旧可以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因为许多美白产品都有轻微去角质的作用,此外,可以温和去除角质的按摩霜和带有微粒的洁面产品都适合在这个时候加入到日常护肤程序中。

  密集保养重点:

  不再单一的去角质工作

  如果细胞代谢缓慢,无论怎样去除角质都是在做表面的无用功。目前很多熟龄保养品中都添加了酵素成分,这是最新也是最安全的去角质成分之一,它可以溶解死皮和污垢成分,去除角质、清理肌肤的同时,让后续的精华素和面霜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更好地渗透,从而改善肌肤粗糙、黯哑的现象。

  特别提醒:去角质不像美白或者补水工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所以,正确去角质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在任何皮肤不稳定的状态下,都不应该去角质。

  深度保湿是关键
  想让秋日肌肤水当当,根本之道应从正确补充水分开始。补水只是第一步,还要想办法留住这些水分,不让它们流失掉,这就是保湿了。肌肤的保湿状态是否OK,主要是由位于表皮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皮脂膜等成分结构的平衡状态来决定。一般肌肤细胞的含水量,在基底层高达70%,最外层的角质层却只有15%,所以,让水分渗透到肌肤深层才是补水保湿的最终目的。

  密集保养重点:挑选最适合肌肤的保湿成分

  简单地从产品的质感来说,补水要选择液状稀薄的产品才好吸收,而保湿,则是相对浓稠、润泽的产品才行。水性保湿成分包括透明质酸、胶原质、NMF和包括甘油在内的多元醇类,这些保湿因子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者与水结合使水分不易散失,这类成分更适合年轻偏油的肌肤或是生活在南方湿润空气中的人。而油性保湿成分则包括荷荷巴油、杏仁油以及凡士林等,能够起到锁水,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非常适合干性肌肤和成熟肌肤使用。

  特别提醒:嗜辣或盐分摄取过多也是造成肌肤干燥的罪魁祸首,常吃麻辣火锅的人,要特别注重保湿。

  强化肌肤防御机能
  肌肤本身具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并对抗外来危险的攻击,然而这种天生而自然的过程却未必可以建立足够的表皮防线。受到过多压力,或是皮肤本身因为干燥、老化、紫外线伤害等原因,会失去应有的防御能力,变成"不设防"的脆弱肌肤,而秋季正是承前启后,对肌肤进行深层修复的最佳时段。

  密集保养重点:善用抗氧化精华

  从防御侵害,活化肌肤着手,是成熟肌肤面对老化的正确策略。除了抵挡紫外线伤害肌肤外,抗氧化也是重点之一,许多提取自植物的抗氧化成分,如红石榴、白茶、葡萄、绿茶里的多酚成分,对于肌肤的暗黄粗糙都有不错的效果。同时,维生素C对提高肌肤免疫力的能力不容忽视,实验证明,向皮肤细胞培养物中加入维生素C,可以大大加强胶原的合成,不仅能抵抗衰老,还能增加肌肤的免疫力。

  特别提醒:一款高效修复的单品绝对比全线基础护肤的产品有效,所以在密集修护保养品的选择上,要记住,最重要的是高机能精华或面霜。

  密集修护TIPS:
  为肌肤加强保养前的清洁是必不可少而至关重要的一步,肌肤越是疲劳,说明白天经受的灰尘、彩妆、电脑辐射等侵害越多,不做深层清洁,其他一切护理的作用都谈不上。

  很多人最直接想到的肌肤补救办法就是面膜,认为晚上敷张面膜就可以让自己的皮肤缓一缓,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单靠不断地敷面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皮肤在压力状态下,最容易出现干燥、粗糙、皱纹、缺少血色,甚至有青春痘,这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容易充血、僵硬,免疫力下降,十分脆弱。而面膜是通过短时间抑制毛孔呼吸,加速面部血液循环的方式,让面膜中附着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中去,这时候敷面膜,外来营养物质反而成了打破皮肤自身平衡的破坏者,容易使皮肤受刺激。
 




上一篇春节前一个月的肌肤护理

下一篇3种美白精华素使用指导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