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1. 农科院、所的主要研究活动及成效。60—70年代初,各级农科院、所配合,通过土壤普查,初步摸清了全省耕地的数量、质量情况,大力推行坡改梯、瘦改肥及旱改水;水稻改高杆品种为中矮杆品种,推广了珍珠矮、川大粳等新品种,部分地区还进行单季改双季以及籼改粳等一系列品种、耕制改革;小麦主要推广阿尔巴尼亚的阿夫、阿波;省农科所育成并大面积推广了油菜新品种黔油23。
育种方面除系统选育外,还开展了辐射育种及花培。罗甸农科所与省农科院合作育成了“秋辐一号”水稻。罗甸所用汕优2号花粉育成黔花一号,贵定所育成黔花458,在黔南、黔西南推广达数万亩。玉米侧重于单、双交种 ......
上一篇: (一)各科研机构(院、所、站、场)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的科研活动及成效
下一篇: 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二) 60—70年代农、林、农机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活动及成效
(一)各科研机构(院、所、站、场)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的科研活动及成效
(二)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人员、装备情况
(一)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的设置与演变
(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一)农村扫盲工作
(二)贵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成立与发展
(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诞生与发展
(二)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演变及发展
(一)贵州农学院的演变及发展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二) 60—70年代农、林、农机研究机构的主要
(一)各科研机构(院、所、站、场)新中国成立前
止血药
镇心散
针灸疗法
针灸补泻
针刺麻醉
预防
鱼腥草
瘀血
阴阳盛衰
阴阳五行学说
爱普斯坦,E.
氨化作用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铵态氮肥
板栗施肥
包膜肥料
(二)合同定购时期
喷浆
羊毛油汗
蜂巢
睾酮
两性畸形
(二) 政策措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财务管理
熟地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