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文化新闻动态

文物保护与修复在创新中传承


作者:佚名       来源于:健康百科

  研究人才的缺乏,影响的则是文物保护背后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创新。钟家让告诉记者,曾经有许多高校老师来询问文物保护对技术和材料还有哪些需求,但文物保护过程漫长,投入很难马上看到效果,加上应用领域窄、市场小,因此实现研究和应用之间的转化就十分困难。如何打通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壁垒,也是文物保护发展创新需重点考虑的方向。

  守住匠心传承技艺

  来自陕西的选手李永红在赛前准备了两百多块砖提前在家练习,最后的结果也让他的付出有了回报,他获得了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的一等奖。此次比赛,用传统工具手工制作,让他找回了从前当学徒时那份“慢慢来”的感觉。

  和其他类型的文物修复师一样,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也面临着年轻力量越来越少,逐渐走向老龄化的问题。李永红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到木作、瓦作行业里来探索和体验,让技艺得到继承发展的机会。

  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在工作台前一干一整天是种常态,听着修复文物所用工具和仪器发出的噪音,闻着化学试剂散发的刺鼻气味,也都是家常便饭。钟家让表示,现在的技术修复人才缺乏的,正是老一辈文物人身上传统的工匠精神。“很多年轻人现在坐不下来,也不愿意投入大的精力去学。文物保护是个枯燥的行业,从业者必须要喜欢文物,还得有一种情怀。”

  钟家让说,这次举办全国性的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励文物行业工作者沉下心来钻研技术,延续传统的修复技艺,把对文物的情怀和匠人精神传承下去。在他看来,不管是先进仪器还是高科技手段,对文物保护而言都只是辅助作用。“关键还是要靠人。机器再好也是人来操控,最后都要落到一个匠人匠心上。”

  科技的发展为文物保护和修复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受访者也都表示,机器不能替代技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仍闪烁着时代光辉。

  正如李永红所言:“用手工砌出来的青砖墙,就像我们陕西的手擀面一样,是有灵魂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春日里的“海棠诗会”【组图】

下一篇傅雷铜像在国家图书馆落成【组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