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 社会热点新闻

南师学子三下乡:教育关怀遍江苏,数字课堂适银龄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为深入了解数字适老化,采集相关样本,7月9日至8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老年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实践组成员分别前往扬州市、镇江市、苏州市、南通市、南京市及连云港市开展实地调研。

当今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双重进程相叠加,给康养事业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虽然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赋能大多数民众的生产生活,但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数字鸿沟”却长期存在,其在数字社会中被排斥问题日渐凸显,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生活便利程度与数字生活参与度。那么,如何让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便利银发一族?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老年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实践组成员分别前往扬州市、镇江市、苏州市、南通市、南京市及连云港市开展实地调研。

基于前期预调研,团队成员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与成果如下:在宏观政策层面,2021年底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升了老年教育的定位,也标志着老年教育成为国家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大举措;在社会方面,不少社区纷纷开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学习技能和开拓社交提供便利的场所。除此之外,不少企业和创业团队也通过各类技术形式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支持。让数字适应老年教育,让数字便利老年生活,各界都在共同努力。

为深入了解老年群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情况,团队成员挑选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的典型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展调研实践与深度访谈,从多视角入手探寻江苏省老年群体的数字生活需求。实践团成员指出,绝大多数老人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智能手机操作方法,但当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时仍然存在“盲区”。而且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得知大部分社区此前曾多次举办过智能手机教学活动,但由于老年人存在“学后忘,记不住”的问题,所以从长期看活动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为“银发族”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教学,帮助他们更好适应数字化生活意义深远。

南师学子三下乡:教育关怀遍江苏,数字课堂适银龄

图为”智慧课堂“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部分老人的合照。

基于随调随访和深入访谈,实践团队首先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从中挖掘江苏省各地区老年群体对于智能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期待,以及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境。此外,实践团队结合社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经验,从侧面入手深入探究老人们对于“数字生活、智慧养老”的态度与看法,以及提升智能手机使用技能的学习要求。由此,正侧结合、点面相映,从多群体、多视角、多领域入手开展调研,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了老年群体的需求与社会数字适老服务的现状,并于当地召开团队例会,商议承办各社区智能手机教学活动“智慧课堂”。实践团队分工合理、团结协作、有序推进。在初期筹备阶段,团队成员撰写了课程教案,并制作了配套的教学PPT。

除此以外,实践团队考虑到老年群体这一特殊受众的生理需求与实际情况,对于教学PPT进行了细节优化与调整,如字号增大、画面简洁、图文并茂、智能手机操作步骤增标序号等。在备课、磨课阶段,团队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尝试以老人的身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不断调整精进教学方法,切实以老年群体为服务核心,用最直观明了、简洁易懂的教学过程提供给老人们最舒适、有效的学习体验,打造适老、便老、助老、利老的兼具生动性与知识性的友好型老年教育课堂,不断追求“教有所悟,学有所成,教学相长”。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安排与筹划,实践团队在多地顺利开展“银龄课堂——智能手机教学服务”活动,采用集体宣讲、一对一答疑教学等多样生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得良好反响,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切实提高了老年群体数字生活幸福感。

南师学子三下乡:教育关怀遍江苏,数字课堂适银龄

图为团队成员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第一期“银龄课堂”结束后,实践团队便立即着手策划开展第二期生动课堂——“银龄剧场”。从主题选定到分配任务,从剧本创作到角色分配,从道具准备到彩排演练,历时多日,实践团队汇报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清华大学“清梦入湾”调研实践支队赴深圳实践调研

下一篇校企合作 | 美术家地板与南京林业大学校企合作签约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