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连接历史 观照现实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历史剧:连接历史 观照现实


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      作者:佚名

  2021年,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党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掀起了一波高潮,深刻描摹了建党百年恢宏多彩的历史画卷;而今年,从历史剧《山河月明》开始,一批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将为电视荧屏带来一番新的亮色。

  近期,以明成祖朱棣的成长为线索讲述明朝历史的《山河月明》正在热播;讲述清代名臣陈潢、靳辅搭档治理黄河故事的《天下长河》,书写汉武帝、汉光武帝两代君王故事的《大汉赋》等一批历史剧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雕琢细节提升艺术感染力

  历史剧一直是广受观众欢迎的文艺样式,多年以来积累了如《大明王朝1566》《天下粮仓》《贞观长歌》《汉武大帝》等一批剧集佳作。这些作品以精湛的艺术刻画、生动的历史故事,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了社会现实,也滋养了观众的艺术审美。

  《山河月明》不仅再现了政治风云和金戈铁马的恢宏战事,更将笔墨倾注于细腻温情的家庭叙事,于历史洪流之中别开叙事之生面。该剧充满了诸如马皇后烙饼、纳鞋底等生活化的场景,朱家父子、君臣之间充满诙谐的日常对话,以及“护犊子”的朱元璋、“女儿控”的徐达等饶有趣味的历史人物,这类充满历史细节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内容,让古老恢宏的大明历史更加真实可感。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同样有着丰富的历史想象,在讲述陈独秀父子三人为民众奔走、为革命献身的故事时,也刻画了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捉弄陈独秀、分食菜包子和肉包子等趣事,让观众在革命历史之外看见陈独秀父爱的深沉伟大、陈氏兄弟的青春朝气以及血肉亲情的温暖,从而在闪回陈延年与陈乔年壮烈牺牲的命运时,为观众带来强大的情感冲击和精神感染。正是剧中充满温情的历史细节,让观众深深铭记并喜爱上这对革命英雄兄弟。在《觉醒年代》播出后,许多观众自发前往“延乔路”悼念陈延年、陈乔年。

  “要打破藩篱、海纳百川,展开丰富的历史想象,提升艺术感染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曾在“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提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大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创作者要在历史空间中,充分展开合乎历史逻辑、历史精神和历史氛围的艺术想象,在历史故事中寻找到真实和虚构的艺术平衡点,既要写史,也要写诗,既要写实,更要写出意境和意蕴”。

  再现泱泱中华的审美风范

  荧屏曾一度充斥着剧情悬浮、审美粗糙、烦冗堆叠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经过一番政策矫正和市场沉淀之后,越来越多的历史题材作品开始追求“正剧范儿”,在推敲剧情之外,开始着力于对历史场景的精致还原和对服饰器物的精细化呈现。

  在历史细节的还原上,《山河月明》参考大量史料,展现出鲜明的明朝特色和浓厚的历史文化之美。无论是翟衣战甲还是冠冕头饰,剧中人物所着皆有据可考,同时大量低饱和度的中国传统色的使用,使得画面充满典雅的美感与厚重的质感。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诞生了数不清的灿烂文化和审美风尚,是历史题材剧集撷取不尽的灵感宝库。历史大剧《汉武大帝》再现汉朝恢宏华丽的朝堂、厚重端庄的宫廷礼服,大气雄浑的秦汉风格让人耳目一新;《长安十二时辰》高度还原唐朝的服饰妆容和繁荣街巷,让观众得以窥探1300年前的盛唐景象和雍容气度,小到酒晕妆、桃花妆等唐代特有的女妆,大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都得到细致的考究与还原。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认为:“一段时间内,历史题材电视剧都将发力于在正确地表现历史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历史,不断提升剧集的艺术制作水准和艺术审美层次。”

  在观照现实中构筑民族精神

  历史题材电视剧正是立足今日回眸历史,用今日之笔书写过去之史,用历史之事照应今日之实。回顾以往的历史题材佳作,无不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前不久“杀青”的历史剧《天下长河》以清朝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工程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工匠“天下为公”的精神,呈现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天下长河》总导演、编剧张挺表示:“希望通过讲述一段无私奉献、守护家国的故事,再现这部波澜壮阔的黄河治理史诗,让观众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力量。”

  “知古鉴今,以史明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下的历史正剧创作提供了旨归。在这类题材中打造艺术精品,尤其要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才能更好地在历史语境中观照现实,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表示。(牛梦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从《中国想象力》中,洞察“中国创造”的精神密码

    下一篇:《只此青绿》是如何成为“爆款”的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