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感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用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感


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      作者:佚名

  西安话剧院排演的现实题材话剧《长安第二碗》,由陈彦和陈梦梵编剧、查明哲和翟卫国导演。该剧通过西安城墙下老秦一家40年来的变化,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色。

  老秦一家的生活曾经十分艰辛,生活的重担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这家人带来摆脱贫困的机会。他们找出祖上传下来的泡馍馆招牌,开了一家小食店,经过多年辛苦打拼、诚实经营,终于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新的变化和烦恼接踵而至。书写不断变化的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发展,也是这部剧的一大特点。

  象征写意手法的运用,是该剧创作特点。无论是“光荣人家”的门楣、长安108坊的灯火,还是热气腾腾的大锅、终被砸破的水缸……它们既是日常物象,也是耐人寻味的戏剧意象。剧中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串场”人物——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第一幕,女人带着孩子到老秦家讨要一碗热水,得到的却是一碗肉汤。孩子慢慢长大、获得事业成功,她也从每次要一碗葫芦头三人分食,变成要两碗、三碗,再到坐着轮椅来店里用餐。这一家三口的变化富有象征意味,是社会进步与发展为个体生活带来改变的表现。

  这一点在剧中更直观的表现,就是饭店里餐桌不断加大、楼层不断加高,它像老树的年轮,刻画了时代发展的轨迹。时代变化也反映在人们的着装上。大幕拉开时,孩子们穿着邋里邋遢的“尿素裤”。老秦一家分房时,儿女们聚集一堂,个个衣着光鲜,装扮时尚。

  《长安第二碗》不是顺向地、直白地表现从贫困到富裕的生活,而是重点表现普通人的悲喜。此剧有机融合了富有特色的戏曲元素和流行音乐,将大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状况的好转表现得真实自然,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也让这个发生在西安的百姓故事,散发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剧作将故事发生的场景泡馍小店安置在秦腔剧团的隔壁,随着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加进了一系列的秦腔演唱片段,传统的秦腔艺术与话剧情境具有了互文关系和复调对位。比如表现剧中燕妮爱慕唱秦腔的男主演时,出现了“穆桂英放眼群峰”;老秦为亲情的疏远与隔膜感到痛苦时,出现了“旌旗招展雪花飘”……秦腔激越高亢、沉郁悲壮,提纯了戏剧的韵味,丰富了话剧表现手法。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雄狮少年》:心中有鼓,便是雄狮

    下一篇:考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今晚央视开播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