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在观众心中树起精神丰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大山的女儿》:在观众心中树起精神丰碑


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      作者:佚名

  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这个曾资助自己走出贫困的家乡;她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她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却不幸在途中因公殉职;因其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被追授“七一勋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就是黄文秀,一个躬身反哺大山,将青春和生命投入脱贫攻坚事业的青年干部。

  近日,致敬“时代楷模”、真情再现黄文秀先进事迹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以真实生动的细节和感人至深的故事,重塑了英雄形象,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在观众心中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截至7月1日,广电总局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大山的女儿》首周每集平均收视率为1.215%,高居全国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微博话题#大山的女儿#阅读量破亿,网络热度持续走高,不少观众赞叹:“这部剧细节真实用心,剧情质朴感人,人物塑造传神,流淌出了触动人心的榜样力量。”

  英模事迹写在平凡天地间

  楷模的精神力量动人,故事却很难讲出新意。目前,该题材已有纪录片《文秀,你好》、电影《秀美人生》、话剧《心中的长征》、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壮剧《黄文秀》等文艺作品,还有无数反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这样一个耳熟能详、被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过的英雄形象,如何令人耳目一新,如何持续焕发其精神魅力,是横亘在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面前的一个难题。

  开场就要破题。黄文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也许是没能看到念兹在兹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因为她的生命被定格在30岁,定格在2019年6月17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山洪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独具匠心地选择从这个雷雨交加的悲伤夜晚开始,以倒叙手法讲述,迅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是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文秀独自驾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年迈的父母担忧着返程的女儿,百坭村的同事不停地打电话、发信息预警山洪……一组紧张急促的镜头交替变换,真实再现了黄文秀生命最后时刻的惊险。正在观众揪心的时候,又是一个出人意表的讲述方式——杨蓉饰演的黄文秀坐在车里,平静地侧身望向镜头,介绍起自己:“一片汪洋,活了三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险境,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认识一下吧,我叫黄文秀,30岁,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甫一开始,情绪拉满、节奏飞快,《大山的女儿》打破了传统楷模叙事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瞬间就抓住了观众的心。通过黄文秀返乡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前的一段车内独白,倒叙引出了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非凡经历。

  故事贴着黄文秀的真实经历生发,又紧紧围绕在以人民为中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上。剧中,黄文秀硕士毕业后,本可以留校或去国家电网工作,但从大山走出来、深知贫困村状况的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有人问她,为什么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我想要改变它。”

  黄文秀用实际行动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她自信地说:“如果我有一天当官了,无论给我一个乡、一个县,我都要把它变成乐园。我的大舞台就是这天地间、在群众中。”在这一刻,黄文秀的形象那么真实、鲜活,新时代的英雄,就是这个模样;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从这里唱响。

  在脱贫攻坚中完成人物成长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更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项事业的伟大与卓绝,无需拔高、不必渲染,真实就是其最动人的力量。《大山的女儿》客观呈现了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并真实展现出黄文秀在融入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如何从“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到“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的成长过程。

  剧中既没有回避黄文秀初出茅庐的稚嫩,也没有隐匿她遭遇的挫折。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且全村11个自然屯位置分散,多个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我们这里穷了那么多年,真的能脱贫吗?”“你一个城里来的女娃,能行吗?”剧中,村民们的怀疑让初来乍到的黄文秀面临严峻考验。村里的懒汉黄元军一听到脱贫就跑;嗜酒如命的周六猛因酒致贫,一句“她扶她的贫,我喝我的酒,跟我有什么关系”,不仅揭示了他贫困的原因,也代表了一种不关心、不信任的态度;连村委会的同事也对黄文秀的脱贫计划不抱期望,村支书农战山更是直言:黄文秀就是来镀金的,走走过场,是拿百坭村当她的试验田。由此可见,百坭村的脱贫难度不仅在自然地理条件上,更在于人心。黄文秀有过沮丧,有过动摇,但依然选择坚持。她挥笔写下:“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创新国风综艺正流行:展示二十四节气、弘扬礼仪等

下一篇:美人姓董:观古代董氏女性文物特展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