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14分将迎来“小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冰天雪地的严寒时期。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也是进入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从字面上看,“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即“大寒”比“小寒”要冷;若从气象记录观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时节。
今年“小寒”正值“二九”第七天。1月8日进入“三九”,1月10日迎来“腊八”,都在“小寒”节气内。“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九腊十,冻死小鱼”。此时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
在新的一年里,“小寒”时节虽然最冷,但人们同时也能看到春意正在萌动。“小寒”的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意思是说因感知到天地间的阳气回升,大雁开始北迁,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尤其是梅花,在腊月迎寒怒放,代表着大自然在寒冬中积蓄力量,走向未来的悦动。
“小寒”时节,公众该如何养生?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严寒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因此宜多食温热食物,以抵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这就是民间常说的“三九补一冬”,但应注意有的放矢,万不可盲目进补。
在寒暑交替的天时更迭中,坚持良好的起居习惯也很重要,如“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克服在闲散中熬夜的毛病;临睡前热水浴足,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解除疲劳,促进睡眠;浴足后进行足底按摩,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此外,还应谨记“冬练三九”的古语,不惧严寒,常去户外锻炼,在阳光充足时,多做伸展肢体的运动,增强自身御寒能力。(来源:新华网)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 “诗意长安” 的正大气象
-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