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素养 你我都要有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网络文艺素养 你我都要有


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      作者:佚名

  ●正如网络文艺不等于“网络+文艺”一样,网络文艺素养也不等同于“网络素养+文艺素养”

  ●网络文艺在审美领域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这就要求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具备完整的美学素养和审美品鉴能力,避免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走向歧途

  网络文艺是一个涵盖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综艺、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主要门类的新型文艺家族。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艺以不可阻遏的趋势和不可思议的内生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文艺在当代最重要的实践之一。从产品数量、作者队伍、用户规模、传播面和影响力等维度考量,中国都已经是世界第一网络文艺大国。而且,网络文艺特别是其中的网络文学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发现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这一实践层面上成就斐然,令人瞩目。可以说,当下我们几乎进入了一个“大众创作(生产)、全网传播(流通)、全网民接受(消费)、人人参与评论”的网络文艺社会。

  然而,20多年的井喷式野蛮增长,导致网络文艺的各个界面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如低俗、抄袭、盗版、原创乏力、同质化严重、娱乐至上的不良倾向,导致人文价值混乱、行业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网络文艺从高速增长的“上半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

  那么,如何在保证网络文艺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网络文艺的健康、高品质发展?这个问题既是当下文艺界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当下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命题。而努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文艺素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如网络文艺不等于“网络+文艺”一样,网络文艺素养也不等同于“网络素养+文艺素养”。结合传播学视野中媒介素养的理论,可以大致将“网络文艺素养”界定为:社会各界在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接受与批评、审美与消费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与实践能力。

  科技素养:从内到外锻造互联网思维

  以网络文艺为主要内容的泛娱乐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里的科技指的是互联网信息科学和数字化生存的新媒介技术。

  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作、传播和接受三个环节,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进化到今天的数字传播,从单一媒介到媒介融合再到融媒体,从虚拟现实(VR)到增强现实(AR)再到人工智能(AI),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像今天的网络文艺作者一样,需要学习了解和熟练掌握如此复杂、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与新媒介工具。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原住民”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但对于被迫“移民”、半路闯入的传统文艺工作者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重媒介,通过数字化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新的超级文本,人工智能可以为网络文艺创造新天地。以物质性为特征的传统艺术和以非物质性为特征的数码艺术的界限将被打破,下一代网络文艺作品将因此具备远比现今更强烈的即时性、动态性。

  网络文艺的科技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工具化使用新媒介和数字化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网络文艺的互联网思维习惯、网络语言的创新精神、网络文本的工匠精神和科技审美素养等。

  人文素养:要有延续千年文脉的底气

  有专家指出,网络文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当前正在朝向以创意为主导的算法文艺、世界文艺演变。由此推论,网络时代不是对创作者的知识储备要求降低,而是要有更为丰富复杂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求。

  如果说,网络文艺青年创作主体先天具有较好的科技素养的话,那么,相对于从传统文艺阵营迁徙过来的其他创作者来说,青年作者们要好好补上人文素养这一课。

  从源头上看,由于网络文艺创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海量作品的背后是大量的低端制造,存在不少突破底线的“粗鄙化”作品。再加上资本推动下的商业逻辑,网络文艺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快餐文化特征,片面追求娱乐至上的网感和“爽感”来换取流量、迎合市场,导致一些作品价值混乱,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和终极价值。

  网络文艺尽管是一种新型文艺形态,但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是在新媒介技术、时代生活、传统文艺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年轻的网络文艺创作主体自觉关注现实,紧贴时代,延续千年文脉,发扬和继承千百年来的中国文艺道统,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就,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网络文艺精品。

  网络审美素养:提高辨识能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潮玩地标遇上文艺大咖?一起携手公益,共筑城市温暖

下一篇:治愈系单品、文艺书籍配咖啡……从美团“居家读书日”看老中青三代人如何“好读书”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